本周市场再现逼空式上涨,沪指昨日成功站上年线,据此,投资者对年线上方的空间也憧憬不已。结合基金仓位上周不涨反跌的特征,本轮行情应该是增量资金所主导,且做多意愿非常坚决,中期来看,反弹的时空均可看高一线。
城镇化投资主线仍待挖掘
源于改革及新型城镇化的预期,无疑是成就这波反弹的重要推力;当行情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飙涨12%之后,城镇化这条主线还能否有更大的机会,就事关反弹大局了。我们认为,城镇化主题方兴未艾,这条主线依然值得进一步挖掘。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城镇化单列为明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并且排在了第四位,甚至将“经济改革”也挤到了后面,体现了未来经济布局的新思维,即城镇化作为新一届管理层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将在明年以经济破局式的方式展开。我们已经注意到,在新型城镇化号角吹响之下,全国各地新区建设已经加码提速,从沿海到内陆,从工业区到城市群,从陆地经济到海洋经济,都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新一轮“造城”运动。如果说,这多少还有过去“钢筋水泥”式城镇化的影子,那么哈尔滨、南宁的新政则让人看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些许端倪。近日,哈尔滨、南宁分别发布新政,将取消农业与非农户籍划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这同样也将催生3000亿元左右的新投资。
而最新的消息是,全国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决策部门目前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政策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六大方面着手,力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这也使得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了更加不同的外延及内涵。而在此前刚闭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也是以新一轮土改作为关键破题,力推农民实现市民化进程。改革进程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且更多涉及到了制度、要素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解放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制度变革对经济复苏能否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值得期待。而目前市场主要仍是沿寻过去传统城镇化的主线,即从基建、房地产等角度进行城镇化的挖掘,而并未深入挖掘新型城镇化的内在价值。我们认为,该主题仍将进一步深化,值得进一步挖掘,新型城镇化依然是2013年资本市场最大、最持续,且最具战略性的投资机会。
年线压力尚需进一步消化
当前改革预期继续深化,而短期数据企稳将持续验证经济小周期复苏,基本面改善叠加政策预期的改善,在新增资金入市的助推下,将反弹高度大幅推高。我们认为,当前反弹正渐入佳境,尤其是持续逼空式行情一扫市场此前的颓势,刺激资金入市热情,这对于此前已经逐渐失去信心的A股而言更为重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股指仍将持续高举高打,在经过短线的快速上涨后,沪指已经运行至年线一线。年线位置作为传统的牛熊分界线,在此一线,多空之间的胶着将比前期2150点一线更为激烈;与此同时,大盘从1949点起步运行至2200点之上,短短不到一个月之内上涨250点,且期间几乎没有像样的调整,因此,年线位置将面临较大的技术性调整压力。
后市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反弹节奏。我们认为,反弹第一波在于低估值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而当个股普涨过后,后续板块间的分化将更为明显,因此,建议沿寻经济短期复苏以及政策利多轨迹继续探寻机会。操作上,总体建议把握两条主线,一条在于经济复苏下开始受益的早周期品种,即投资企稳下周期性品种的估值修复,这已经提前展开,不少个股上涨幅度已经相当惊人,不过,鉴于近期发改委依然密集批复大型项目,明年上半年基建投资依然有望维持较高增速,而从时间周期来看,我们认为周期性的估值修复性反弹进程依然有望延续,后续可逢低关注滞涨股表现机会;另一条主线则是中长线深入挖掘新型城镇化下的成长股机会:既然反弹行情进一步深化,成长性个股就将面临更大的表现机会,在权重股的上涨消除掉系统性风险过后,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成长性个股面临更大的上涨机会,建议关注智能城市下的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生态环保领域的脱硫脱硝以及水污染等子行业,以及农林牧渔中的种子股机会,除此之外,消费升级下的服务消费升级如文化传媒、社保服务等子行业也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