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学校
分类导航
 
 
厘清五大风险 各类ETF争相发展
发布时间:2010/3/29 19:03:21
 
文章内容

ETF历来受市场关注,目前运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风险需要进一步防范?管理层和业界专家从五个方面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由上交所、基金公司及其相关机构组织的ETF讨论会,透露了中国ETF发展和风险控制的最新调研,与会专家明确指出ETF在运作的5年中主要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出错、基金会计核算与估值、基金投资运作等,并详细提出事前防范和事后应对的具体策略。

五大风险一一应对

据悉,五大风险点分别为申购赎回清单出错、参考净值(IOPV)的计算、基金会计核算与估值、基金投资运作以及ETF认购期可能出现的风险。

据称,本次研讨会不仅把每大类风险点细分成小风险点进行具体描述、举例说明和阐述风险后果,还详细解释了应对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措施。

一位参加会议的ETF基金经理表示,上周五的研讨会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与会专业人士详细列出了ETF运作中的风险点,甚至还列举出50种可能出现的小风险点。“很多以前根本想不到的小风险点也都被一一指出,并且提出的事前防范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值得基金经理、数据员和会计核算部门认真学习。”

例如,对于ETF第一大风险点“申购赎回清单差错”,会议要求基金公司的事前防范措施是尽量减少人工调整指数权重,多渠道保证数据源正确性,特别关注成份股公司行为,基金分红等处理要减少手工、严格权限、专门审核,设置成分股现金替代标志,标志设置完毕前再次确认等制度和行为要求。

总结经验和教训

研讨会列举出的很多ETF风险点例证,都是对各家基金公司多年ETF管理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通过对过往ETF出现的风险案例详细剖析,我们在以后的ETF投资和基金管理上将会更加注意这些风险点,未来的发展也能更加稳健。”参会的一家基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研讨会提及6个风险案例,涉及到申购赎回清单错误、预估现金部分未扣减收益分配金额、因ETF买入股票待交收造成投资者赎回失败、成份股停牌导致无法申购、补券业务处理风险、以及数据传输风险。

对于2009年12月份某ETF出现的申购赎回清单差错,基金专家总结为风控不够:基金公司需要严格内部操作的风险控制,禁止手工操作,对不得已的手工操作,强调审批流程,以此杜绝漏洞。

对于2009年4月另一只ETF发生的预估现金部分未扣减收益分配金额问题,基金专家总结为部门职责不清:基金公司要在系统中对ETF分红功能增加设置,强化分红模块;系统加强对ETF清单修改权限的控制;厘清各部门间的职责划分,明确流程各环节的责任方。

对于其他风险案例,基金公司也从ETF投资管理、申购赎回清单股票设置、成分股交收、补券业务处理、ETF有关数据传输等多方面总结和吸取了教训,为ETF未来能够稳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各类ETF争相发展

据称,各家基金公司还汇报了其新的ETF的筹备工作情况。在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中,未来发行的ETF可能包含:跨市场ETF、跨境ETF、行业ETF等新品种。据称,友邦华泰基金管理公司计划推出的沪深300ETF属于跨市场ETF,华夏、易方达、嘉实、博时等基金公司计划推出的不同海外指数ETF属于跨境ETF。

会议有关资料显示,友邦华泰沪深300ETF经过三年准备与开发,有关材料修改了7轮,目前已与证监会、交易所、结算公司、托管行进行方案优化和技术准备。2010年1月,交易所发布了技术方案,系统准备基本就绪,并完成了与基金公司以及券商系统的内部测试。而友邦华泰基金公司完成的系统准备包括,自动补券系统、篮子清单管理系统、300ETF估值清算系统、300ETF联接基金套利系统、300ETF注册登记系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上交所产品开发部已就跨境ETF产品设计确定了业务方案、发布了技术接口标准,进行系了统开发。与现有境内ETF相比,跨境ETF更为复杂,交易、登记结算业务模式都要进行调整。

另据了解,2008年9月,嘉实道琼斯ETF项目正式启动,为支持跨境ETF基金业务开展,嘉实基金已经在2009年12月完成了5个主要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在研讨会上,易方达、博时等基金公司也介绍了其开发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ETF和标准普尔500指数ETF的产品开发进展情况。

[责任编辑:emilyshi]


相关文章
  • ·厘清五大风险 各类ETF争相发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