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首批“一对多”在运作了近三个月后,部分购买了“一对多”的客户在对比了同期私募基金业绩后,发现不少“一对多”业绩不如私募基金。“一对多基金经理以前都是做相对收益的,一下子转过来做绝对收益产品,很多人实际上在投资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并未完全转换过来,而且相对来说,公募基金经理对蓝筹股了解更多,而私募基金经理对一些具有题材或重组概念的中小盘股更为关注,最近三个月里恰恰是中小盘股远远跑赢了大盘股。”上述深圳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三个月以来,他重仓了了几只物联网股票和3G概念股,业绩一下子上来了,而赎回他产品的两位老客户,其中一位已经赎回了“一对多”,转而重新回来购买他的产品,还有一位客户也打算“卷土重来”。
基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专户理财“一对多”至今运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短时间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投资者应该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评价“一对多”,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