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货币政策调而不控 再难见上万亿信贷投放
发布时间:2009/5/26 17:30:29
 
文章内容

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一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延续,具体操作力度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微调”牵动了市场的神经。未来信贷投放是否依然宽松?货币盛宴是否已经结束?随着5月末的到来,新一轮信贷猜想游戏又将开始。为此,中国之声连线了中央台记者冯雅—— 中国之声:周小川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延续,具体操作力度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微调”,这句话含义很丰富?怎么理解这句话?

记者:周小川是上周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发表这个观点的。周小川认为,现在各国货币都很宽松,很有可能会导致泡沫,我国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是可以的。监管部门正在努力引导和保障信贷流向实体经济,因为经过检查调研发现,巨额信贷增长中潜伏着不少隐患,如票据空转、贷款集中度风险、贷款挪用风险、流入资本市场等。

我想,他的这些话可以说明央行目前至少在高度关注2个问题。一个是未来的通胀。罕见的贷款天量投放和货币的高增长,都有可能推动通胀预期产生;另一个问题是大规模的贷款投放会在长期带来不良贷款的风险。回顾世界上此前任何一次巨额贷款在短时间内投放的事例,事后都表明银行在当时没有做好风险的控制,其中蕴藏着很大的不良贷款风险。我想,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问题也同样是必须关注的。但是反过来,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很难说已经触底回升了,经济恢复依然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周晓川说“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微调”。

中国之声:那么由这句话我们该怎么判断未来的信贷投放,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在4月份并没有出现,而是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5月份即将结束,对于5月份乃至今后几个月的信贷,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期待?

记者:也许我们可以这么总结央行对于未来的信贷投放的态度,就是“调而不控”。4月份的信贷虽然没有象一季度那样,在万亿以上,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依然保持在25%以上,也就是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依然存在,没有发生改变。我们甚至可以说,25%的增速,已经不再是适度宽松,而是过度宽松了。

目前经济的反弹基础仍不稳固,在没有看到经济稳固复苏甚至通胀的压力之前,政府的政策支持基调可能很难立刻转向。而且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的货币政策又有“易放难收”的特征,使得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得以持续。

但是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必须是象4月份这样的合理的、适当的信贷投放,一季度的巨量信贷投放是不可持续的,它是在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政策,而不能是常态。4月份的信贷投放开始减缓,很有可能意味着接下来8个月,信贷投放都会趋于平稳。而且,从通胀和银行长期坏账风险的忧虑来考虑,原来25%这样“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需要被“适度宽松”所取代了。今后我们不但很难再见到每月上万亿的信贷投放,而且货币增速也有可能会从25%以上的高增速往下回落了。

 

[责任编辑:azurezeng]


相关文章
  • ·余永定:研究货币供给过程对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
  • ·沪指半日涨0.33% 央行称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调控谋转型 M2增速下调呼声渐起
  • ·央行2012年2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 ·经济硬着陆忧虑缓解 货币政策放松仍需加码
  • ·[观点]陈毅:货币政策逐步宽松 市场明显强于预期
  • ·[组图]温家宝明确实行稳健货币政策 因时因势预调微调...
  • ·[组图]温家宝:稳健货币政策因时因势预调微调
  • ·央行半月内四次强调稳健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在转向 A股市场确认政策底
  • ·[图文]货币政策开始转向 股市确认“政策底”
  • ·货币政策转向 A股仍难有大行情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