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立足膜技术,攻城略地,模式为王
碧水源 300070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 分析师:彭全刚,侯鹏,张晨 撰写日期:2011-09-25
提供MBR整体解决方案,推进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公司是我国MBR水处理领域的先驱者,一方面,公司通过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难分解物质,以高质量出水改善城市水环境;另一方面,公司也通过将污水处理为高质量的可再生水,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的进程。近几年,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产业链不断延伸,业务领域和地域也不断拓展。
中国特殊国情造就膜技术市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低,水体污染严重,同时面临水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大问题。而MBR技术在处理污水中有出水水质高且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可将污水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因此,在我国土地成本高、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的特殊背景下,膜技术对于解决缺水困境有重要帮助,在地下水污染防治中也具有关键作用。
联姻地方政府,打开异地市场,模式持续复制。公司通过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合资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从而一次性锁定当地市场,并与地方政府实现双赢,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该模式已在云南、江苏成功应用,并已获得市场支持。“十二五”期间,北京、江苏、云南等地膜市场还将不断成长。未来,这种模式在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的地区还有持续复制的可能性,推动公司的不断成长壮大。
看好公司扩张模式,上调投资评级至“强烈推荐-A”。我们估算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每股收益大约在1.12元、1.70元、2.35元左右,复合增速达到62%。公司目前仍有近9亿元超募资金,还将积极对外扩张,复制“云南模式”,不断成长壮大。我们看好公司的扩张模式,给予公司2012年30倍PE估值,目标价51元,上调投资评级至“强烈推荐-A”。
风险提示:收入确认滞后,应收账款带来回款风险,扩张过快带来管理风险。
泰豪科技:领军智能建筑电气,紧握节能环保大旗
泰豪科技 600590 电力设备行业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张远德 撰写日期:2011-06-19
投资要点
智能建筑电气集成化、高端化优势明显
智能建筑电气是公司最主要业务,收入占比56%。公司是国内智能建筑电气领军企业,市场份额行业前三,产品涉及智能电站、中央空调、智能配电、楼宇控制和信息管理软件等。具备系统集成优势,将建筑电气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统一规划设计,可节约15%的设备投入和30%的运行费用。公司是拥有该领域“三甲”资质的十家国内企业之一,也是覆盖智能建筑电气全系列产品的唯一企业,曾承接多个大型项目,毛利率行业领先。在节能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方向。公司智能建筑电气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我国城镇化和保障房建设发展也将提供广阔行业空间。保守估计未来该业务收入年增速在20%以上。
发电机及电源业务有望受益需求增长
发电机及电源业务2010年收入增速达76%,但毛利率有所下降。新产品应急电源车适应我国当前“电荒”背景下对应急电源的需求。今年一月份部分收购了我国三大电机企业之一的沈阳电机的部分设备和人员,2012年新基地建设完成后将增强电机业务整体实力。
装备信息稳定增长预期较强
装备信息业务主要对口军工行业,2010年收入占比21%,收入增长率20%,毛利率上升为21%为三项业务中最高,是公司主要利润贡献者。下游军工市场较为稳定,预计未来业绩保持平稳增长。
光伏电站和EMC是长期看点
公司09年组建太阳能电源技术公司,致力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并通过注资联营方式进入EMC领域。09年三部委联合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提供专项资金补贴;2010年四部委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政策支持下未来太阳能光电建筑和EMC领域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光伏电站和EMC业务是长期看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2011-2013年公司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33元、0.55元、0.76元,按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33倍、17.42倍、12.65倍。估值相对较低。结合未来成长性预期,我们认为公司具有估值优势,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盈利下降风险、新业务推广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政策执行滞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