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学校
分类导航
 
 
中国基金业进入重要转型期
发布时间:2010/11/29 20:56:38
 
文章内容

固定收益基金将大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基金产品有较深的研究,能否具体谈谈基金业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琦:结合我国基金业发展现状来看,我认为我国基金业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不可回避:一是固定收益类基金面临发展机遇,二是交易所交易型基金会越来越多。从基金产品的品种上来看,我国目前已有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保本型等各种基金,与国外并无多大差异,但从基金结构的比较来看,差别则比较明显。

与美国相比,2008年底,我国以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为主的偏股基金占到基金总量的将近90%,高风险基金占据证券投资基金的主体,而美国偏股型基金与固定收益类基金基本上平分秋色,占比差不多。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市场形势与美国七八十年代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美国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大发展时期是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之前也是以偏股型的基金占绝对主导)。当时美国经历了60年代经济的大发展,中产阶级崛起,社会财富大量增加,面对通胀日益高涨的情势,老百姓产生了较强的财富保值需求,从而导致储蓄搬家,大量资金从银行账户流向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大量围绕固定收益的金融创新产品随之出现。我国当前也正值中产阶级崛起、居民储蓄充沛、通胀预期强烈、偏股型基金主导基金市场。

尽管如此,我国当前债券市场还不发达、信用体系不完备、税收安排单一等状况仍需改进。未来如果养老金能够大规模地进入证券市场,将从需求上推进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的发展。

大力发展ETF时机逐渐成熟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交易所场内基金的发展空间如何?

胡琦:从美国基金业发展的历史看,从最初封闭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到开放式基金迅猛发展,再到ETF的脱颖而出,场内基金的发展始终贯穿美国基金业发展的历史,这点在我国基金市场应该也不会例外。

我国基金产品发展正在经历从有序发展到有效发展的阶段。基金的功能也逐渐由最初的单纯提供服务转向提供服务与提供产品并存。基金产品化的发展趋势对交易的要求更高,而交易所的交易平台正迎合了基金发展对流动性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投资的全球化、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对指数资源的开发整合都将成为我国ETF发展的催化剂。我国大力发展ETF的时机逐渐成熟。今年以来ETF、LOF等交易所交易型基金的大力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养老金成为重要推动力量

证券时报记者:交易所基金的大力发展是否需要机构投资者的大力推动?

胡琦:ETF基金和传统开放式基金在持有人结构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ETF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传统开放式基金则多为个人投资者持有。由此可见,发展ETF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在机构投资者中,一股最受关注的力量就是养老金。2022年后中国将步入人口的老龄化阶段,人口老年化带给市场的压力迫在眉睫,因而我国养老金也将有飞速的发展。未来养老金将成为推动我国固定收益类基金与交易所交易型基金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中国基金业进入重要转型期
  • ·理柏最新报告显示 A50中国基金连续净申购
  • ·[图文]中国基金业遭遇空前人才荒
  • ·[图文]2009年中国基金业十大新闻
  • ·福布斯中国基金排行榜:最佳股票型基金30只
  • ·中银中国基金8月24日起恢复正常申购
  • ·中银中国基金逆市限购
  • ·肖风:未来中国基金业会更加国际化
  • ·中银中国基金:布局未来三年股市市场整体估值合理
  • ·理柏中国基金奖揭晓
  • ·博时基金获2008年度最佳中国基金公司奖
  • ·招商局中国基金:不会以最低定价卖兴业招行A股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