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6月30日讯 中国股市以六连阴的走势结束了上半年的交易。这已经是A股连续第三个月下挫,尽管市场的一跌再跌令投资者信心涣散,但产业资本的连续月度净增持或许将为下半年的走势带来一丝希望。
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整个6月份,上市公司大股东合计减持9097.38万股,相比5月减持6695.34万股,增加了2402.04万股,增加幅度为35%。不过,也许正是看到了市场低迷蕴藏的机会,大股东们的增持势头更为迅猛。6月份大股东合计增持2.84亿股,相比5月增持2.79亿股,增加了481.91万股,略增1.7%。
在这其中,减持数量最多的是上海电力,其第二大股东上海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减持2642.29万股,减持比例为1.23%;而增持总量最多的是大唐发电,其控股股东大唐集团公司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大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了2.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8%。
此外,个人股东也呈踊跃增持态势,美欣达股东周信刚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增持610.15万股,占总股本的比7.52%,取代美欣达集团,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国连续第三个月下挫,但产业资本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月度净增持。此前五月份部分大股东也逆势掀起增持潮,令A股市场近一年半来首度出现月度净增持,而该月沪综指累计下跌9.7%。
2010年6月A股市场延续跌势,上证指数累计下跌7.48%。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两市成交量基本已接近历史低位。随着市场的不断下跌,A股的动态平均市盈率已降至17倍,市场基本进入合理价值区域,但在持续弱势格局运行下,投资者心态相对谨慎。
“产业资本进场增持的积极性逐步活跃,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市场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存在较高的投资价值。”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股市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下跌,市场的估值已经趋于合理。产业资本连续两个月净增持已经表明其对当前市场的态度。
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员聂清廉指出,产业资本处于企业经营第一线,最先感知经济、行业、企业运行状况,因此对股价的判断力可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产业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定价话语权逐步提升。
不过,6月份上市公司高管的操作延续了抛售趋势。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共计有6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减持了730.71万股,但同时也有4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245.14万股。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6月高管增持比例最大的前五名是:山东威达、柳化股民、南京医药、金陵药业和青岛啤酒。减持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前五名中,有四家是中小板公司。前五名分别是莱茵生物、卧龙电气、苏泊尔、广宇集团和远光软件。其中莱茵生物董事减持了123.05万股。(全景网/雷鸣)
(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