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6月23日讯 近期银行股的企稳走强引起市场关注,但在房地产政策和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政策相继出台的压力下,银行业未来业绩或难超预期。更有分析师认为,目前的低估值正反映了未来盈利放缓甚至下降的预期。
自今年4月份国务院宣布新国十条后,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风暴席卷而来,其严厉程度远超市场预期。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份,其监测的30个城市中,29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半数城市成交量下跌接近或超过50%,跌幅最大的苏州更是环比下跌近八成。
房地产政策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直接影响表现在房价下跌对开发贷款、按揭贷款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抵押物价值覆盖度的影响。申银万国分析师指出,而间接影响为房地产行业衰退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进而对各类贷款的影响。
申银万国针对政策出台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测算数据显示,银行业新增房地产相关贷款不良率在0.1%-1.5%之间,新增地方融资平台不良率在1%-10%之间,新增的信贷成本在0.07%-0.79%之间。
随着今年银行计提拨备的力度有所加大,整体信贷成本会在09年较低的基础上有所上升,这是制约银行今年业绩增长的不利因素。东北证券发布报告指出。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拖累下,银行股的估值水平持续走低。当前A股市场银行股2010年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1倍和1.7倍,大银行则为9倍和1.7倍。大型银行目前的绝对估值已经低于2008年股价最低点的水平。
但平安证券金融业高级研究员刘英华直言,行业盈利周期高点上的PE、PB较低,不能简单认为被低估,这反映了未来盈利放缓甚至下降的预期。他表示,现有估值已经部分反映了经济增速放缓给银行带来的影响,监管环境趋紧以及房地产行业拐点为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他认为,现有估值还没有反映未来银行再融资风险,产业结构转型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贷款结构调整压力以及信用成本上升在未来两年已成趋势,因此目前的低估值正反映了未来盈利放缓甚至下降的预期。(全景网/尹霁)
(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