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巴曙松在6月16日在大连某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等诸多问题,而投资者在面对如此宏观经济情势下,应该寻找渠道,对冲经济或货币发行带来的通胀压力。
作为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巴曙松的博客上经常有博友跟帖,在论坛上,巴曙松笑着以一位博友的话反映目前投资者的心态,“房子不让买、股票不敢买、赚钱的不让干、让干的不赚钱”。在巴曙松看来,国家一方面应该降低通讯、医疗、教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准入门槛,让社会的资本走进来;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抓紧时间激发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巴曙松提醒,作为一名投资者,尤其要关注通货膨胀而使资产有所贬值的因素,他预计,“通货膨胀预计于年中见顶,但是总体上会面临中期的物价压力”。“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重大危机时,针对欧洲盟友的抱怨,时任美国财长约翰·康纳利作了这样一个注定要流传百年的回答。
巴曙松认为“这位痞子外长”的话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政策下,漠视“国际公利”显然是美国决策者们一以贯之的做派。上世纪80年代初,美联储铁腕推行紧缩货币政策,造就了“耶稣以来最高的实际利率”,结果引发了席卷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集团的债务危机,众多国家陷入“失去的十年”不能自拔。而在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为本国救市而大举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市场游资泛滥,股市、大宗商品、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在实体经济部门尚未真正复苏之时便泡沫横飞。
印钞票的好处是经济不会崩溃,但坏处是通货膨胀,更值得新兴国家警觉的是,由于发达国家的产能低,所以物价的压力可能不体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上,而让新兴国家经济体吃瓜捞。巴曙松认为“因为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已经改变,增长方式也已经改变,像美国超级公司那样的政府,如果经济继续恶化,它会继续印钞票,可以把萧条的预期消灭掉,在通胀中等待下一轮危机。很显然,在巴曙松看来,投资者应该寻找渠道对冲货币发行带来的通胀压力,譬如,黄金就是一个很好的抗通胀的金融工具,因为各国央行是无法印刷黄金的。如此,才能达到《庄子·大宗师》里说:“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的投资境界。
人民币汇率最近一个月在美元的带动下,兑欧元升值了14%,这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有所放缓。巴曙松说,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10年初,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6%。其中,2005年至200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0.7%,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22.5%和25%。
巴曙松建议采取“双向浮动,小幅升值”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如果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在适当的范围内,重新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可能是必须要考虑的政策选择。 ”在时间窗口的选择上,他个人觉得“现在欧洲债务危机是个机会”。巴曙松认为,人民币汇率首先要服务中国自身的经济运行需要,同时,也要消除长期形成的“浮动恐惧”,应该释放明确的信号,防止汇率短期内过度大幅波动,促使整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平稳推进。面对目前人民币将要形成的新的汇率机制,很明智的做法就是赶紧将手中的外汇都换成人民币喽。 C23a 首席记者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