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 高善文
5月13日下午,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内容包括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商贸流通领域、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和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
鼓励民间投资这一政策出台的时点值得深思,我们认为这与前期房地产新政形成了“对冲”。此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很大,引发了部分市场参与者对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公布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及住户部门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抵消房地产政策连续投放对投资、消费决策的“溢出”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此前的“禁区”,既从源头上疏导了投机需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房地产投资及地产相关行业投资潜在的回落风险。这样看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与民间投资促进政策紧锣密鼓的先后出台,可谓一张一弛,从政策在中短期内的效果来看,调整了投资需求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平衡。
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其着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公共事业、金融等服务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推动消费的增长,有利于中国经济向更为内生的增长模式演进。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可能产生可观的“制度红利”。投资领域的放开有利于资金和人力在整个经济范围内更有效率地配置,并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根据我们粗略的估算,其对潜在GDP增速的贡献可能在0.5-1个百分点。
在短期内,前期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连续投放使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使市场在短期内承受了过于集中的压力。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可以削减地产调控政策对经济造成的单边下行风险,对市场短期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在中长期内,我们一直强调从中国经济“十年”周期的意义上来看,目前实体经济投资的相对吸引力在上升,《意见》的出台则强化了这一趋势。在此背景下如果信贷增长继续受限的话,那么市场的估值中枢可能会在中期内出现系统性的沉降,但一些受益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可能出现较大提升,因此指数可能会被约束在一个箱体范围内波动,出现较大趋势的可能性在减少。
这一指导性意见的具体效果尚有待观察,在执行层面仍将面临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细则、具体的产业政策、利益协调等多方面的困难,这剂补药何时见效、效力如何,需要边走边看。如果各方面有利因素配合的较为理想,国家调结构的意志坚决,那么2010年有可能是真正的接下来一个经济周期的“民间投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