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行业
人力成本压力上升 升值雪上加霜
每经实习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讨论已经进入白热化,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假设人民币升值3%,机电行业将损失300亿美元。此外,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升值将抵消部分由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形成的成本优势,从而造成出口萎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示的材料显示,机电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在其经营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一旦人民币升值,机电行业将承受汇兑和成本两重重压。
汇兑压力大
中国国际商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表示,机电产品中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期限非常长,完成整个收汇过程,短期的需要1~2年,中期的需要2~4年,最长的能达到7~8年。
据机电商会项目协调部主任韩圣健介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能否打败竞争对手、站稳已占领的市场至关重要。2009年,整个机电产品签约金额在900亿美元,目前在手订单为1500亿~200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升值如果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将亏损120亿美元,若升值5个百分点,亏损将达600亿至700亿美元。
以国内通讯设备制造商龙头之一中兴通讯为例,其报告货币为人民币,但其海外销售收入几乎均为美元和欧元。假设其原材料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和相关出口商的补贴政策都不变,中兴通讯2009年三季度末营业收入为428.43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公司未公布其2009年年报),虽然营业收入并不等同于销售收入,但可据此数据估算,保守预计其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其整体销售收入的50%(据公开资料其最高曾达到60%),则海外市场贡献为214.2亿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升值3%,那么汇兑损失将为6.4亿元,实际销售额为422.03亿元。
抵消部分成本优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示的材料显示,“机电商会近期对多家会员企业近期外贸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从企业反馈情况来看,企业经营环境比2009年更加严峻复杂,经营难度加大。突出表现为企业员工工资成本普遍增长,如汽车配件企业用工成本增长25%~30%,由于机电企业劳动力成本在其经营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企业成本由此不可避免地上涨。”
资料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在2009年出口出现出现了49.1%的负增长。西南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庞琳琳表示,“升值将抵消部分由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形成的成本优势,从而造成出口萎缩;为增加出口量,国内车企将不得不下降价格,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