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本报从安徽省相关主管部门了解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已获国家批准,安徽不久将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规划》一大亮点在于国家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将安徽定位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规划》明确安徽方面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家电等轻纺产业、电信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重要增长极
目前《规划》正式文本尚未下发到安徽省,但该省发改委系统人士透露说,“正式的文本和安徽省上报的文本大的内容没太多变化。”
本报记者获得的安徽省上报的《规划》草案显示,国家期望安徽方面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规划》草案明确了当地重点发展的四大领域:装备制造业(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原材料产业(冶金、化工、建材);轻纺产业(家用电器、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等);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据了解,《规划》还设定了具体的开发区域,包括铜(陵)池(州)产业组团、宣城产业组团、滁州产业组团、芜(湖)马(鞍山)巢(湖)产业集聚区、合肥产业集聚区、安庆产业集聚区。
《规划》强调了和长三角接壤城市的规划,以芜湖为例,《规划》指出要“建成以芜湖为区域性枢纽中心港、安庆为副中心港的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现代化港口群,基本形成沿江煤炭、建材、矿石、石油、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系统”。
据本报了解,安徽方面将启动芜湖民用机场建设。
加强优势产业对接
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安徽本土优势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规划》为安徽相关产业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到2015年,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8大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以汽车产业为例,《规划》专门对奇瑞和江淮这两家企业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奇瑞江汽兴,则安徽汽车工业兴”显示出这两家企业在当地的重要地位。
《规划》草案具体指出要“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合作”。
据安徽省发改委下属安徽省经济研究院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安徽汽车产业必须进行二次整合。”
这份研究报告进而指出,“必须加快省内两大骨干汽车企业——奇瑞和江汽的整合,真正形成强强联合和规模效应。”从而建设“江淮车谷”。
“江淮车谷”的确切涵义是:以长江淮河流域的两大骨干汽车企业——奇瑞和江汽组成的汽车集团为龙头,与国内外知名相关大企业结成战略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