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法兰克福1月18日电 新华社记者郇公弟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0年首份就业报告惹人忧。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到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最高的10%。继美国之后,欧元区失业率也进入“两位数时代”。
展望未来,欧元区就业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专家预计,今年上半年,欧元区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欧盟委员会去年12月份曾预测,欧盟27国失业率2010年将升至10.3%,失业人口将达2800万。
由于债台高筑,欧元区各国在近期内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几无可能,这给欧元区领导人带来巨大压力。出于自身政治考量,一些人便将欧盟失业问题与中国出口“挂钩”,毫不犹豫地将保护主义大棒挥向中国。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在2009年,欧盟发起多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举措,目标从鞋类、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光伏、节能灯等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可以说,中国深受欧盟贸易保护主义之害。
实际上,相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复苏才是欧盟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此外,欧盟各国政府应采取激励措施,鼓励雇主在订单回升之际尽快增加工作岗位,缩短经济复苏与就业回升之间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