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月14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上海考察,要求上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一期间,1月14日到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使经济回升建立在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
而此前的200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和江苏考察时,则指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长三角要承担起整个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成为具体的试验区”,对于中央领导在长三角的密集考察均以强调“调结构”为主,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对本报记者这样解读。
力促产业转型
胡锦涛上海调研期间,考察的核心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沪考察的企业,均为先进制造业和金融、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这也是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不仅如此,新华社关于三位中央领导在苏沪调研时的报道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强调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胡锦涛在沪考察期间就对上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将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59%,而2009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上海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优势产业要向高端调整。”在江苏考察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时,吴邦国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29日在江苏考察期间,也力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事实上,尽管江苏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非常抢眼,但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的紧迫性。
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储东涛就认为,“总理考察江苏,其目的之一就是要纠正诸多官员的‘投资一根筋’。”
本报记者了解,在江苏省政府向温家宝的汇报中,着重报告了“协同发展”的重要理念,“作为先行区,江苏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获得了中央的肯定”,江苏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向本报表示。
张颢瀚认为,江苏保持GDP增长和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是同时推进的,“这是成功之处,有样本意义。”
据本报了解,即将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了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发展重点,引导长三角产业升级的目的不言而喻。
显然,对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言,尽管会面临着经济转轨阵痛期,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已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