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你说得非常对。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如果说涉及改善民生,在整个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始终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提高了退休职工的待遇和低保的水平。
这里我只想说,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在可以很清晰地划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新农合。二是在城市职工和居民中广泛地实行医疗保险。这两项工作涉及到每一个人。我可以告诉你,现在参加新农合的已经超过8亿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已经超过4亿人,两项加在一起已经超过12亿人。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村卫生医疗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国大约400多种,其目的就是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这项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我们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筹备了8500亿元资金支持。这项涉及全国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克服种种困难,切实把它办好。
谈哥本哈根会议:中国已尽心尽力尽责
新华社记者:您刚刚出席的哥本哈根应对气候变化大会,这次会议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据我所知,近60个小时里您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现在会议结束了,一些国家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有着不同的解读。我想请问总理的是,我们怎么样看待?另外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温家宝:会议结束,余波未了(笑)。有关这次会议的情况,报道已经很多了,我不想过多地重复这些内容。我一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我们一直本着对中国人民负责和对世界人民负责的精神,来积极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如果你回忆一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它规定的是发达国家在2020年要减排40%,同时规定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采取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是第一个制定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国家。同时,在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的情况下,我们自主提出了,就是到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这体现了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这次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是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直到我17日参加会议的时候,还没有一片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算向前迈进了一步。我觉得世界各国都应该肯定会议的成果,并且向前看,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凝聚共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一定会继续坚持这个方针。
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的用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
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中国这次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是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
[责任编辑:appl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