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经济学家哈继铭:中国货币政策年底面临调整
发布时间:2009-7-8 18:49:58
 
文章内容

专家指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在年底调整。

据《信息时报》报道,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日前在恒生(中国)理财论坛中指出,中国今年GDP“保八”目标基本可以实现,预计三季度GDP增速有望超过8%,同时11月CPI将由负增长改为正增长。

为防止通胀,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在11月末、12月初面临调整,但调整初期不会是加息等硬措施,更多的可能采取央票发行、窗口指导调整放贷结构等软手段,央行加息则可能需要等到明年通胀已形成的时候。

通胀率:明年或达3.5%

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伴随着全球市场流动性的急速放大,通胀预期已然形成,目前通胀何时到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哈继铭预计,中国通胀明年会不期而至,美国通胀现象可能在后年到来。“从美国历史情况来看,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后几年内通胀会显现,同时大幅减息、债务提高后很难避免未来通胀的出现,目前这三个因素已经全部具备,预计今年美国依然保持通缩态势,在大宗商品温和上涨的情况下,明年美国可能小幅通缩。”哈继铭说。

而对于全球新兴市场龙头的中国,通胀将会来得更早。哈继铭指出,大多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对大宗商品价格反应较为强烈,因为中、印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增速非常快,PPI中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因此通胀会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明显,明年中国通胀就将会形成。哈预计,大宗商品温和上涨的情况下,中国明年通胀率将达到3.5%,而大宗商品激烈上涨,明年通胀率有望达到5%。

货币政策:微调初期未必加息

哈继铭强调,目前我国宏观政策还没有发生转向,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对今年经济的增长仍保持乐观态度。具体来看,一季度已经实现了6.1%的增长,二季度预计将达到7.4%,三季度会超过8%,四季度接近9%,预计今年经济“保八”问题不大。

在宏观刺激政策作用下,预计11月CPI增速有望扭负为正,届时政策可能在11月末、12月初进行调整,不过,这种宏观政策的改变不会是在短期内发生180度转变,更多是窗口指导等行政措施以及增加央票发行量等。

针对是否会采取加息措施来防止通胀?哈继铭表示,近期经济的增长主要不是靠降息来实现的,而是依靠信贷的增长,尽管11月CPI有望正增长,但全年CPI仍为负增长,因此在政策调整初期不一定会加息。

针对当前许多投资者以及机构都将货币转向当做股市进出的风向标时,他指出,即使货币政策出现微调,股价不一定就会一落千丈,因为从整个国际环境上看,如果中国的经济迅速恢复,货币政策一旦缩紧,就会使人们产生人民币加息以及大幅升值的预期,就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涌入中国股市和房市,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因此,中国即使有货币政策转向,股市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是不一定是深调。

房价:下半年将继续回升

哈继铭表示,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半年前相比明显上调,前期房价上涨是由于买房自住需求的释放。

据测算,去年我国房价收入比达到80%左右(假定在6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南京的居民买一个90平方米的房子,月供占家庭收入80%左右),但是今年初,这个比例下降到60%多,明显有一部分家庭需求开始释放,但是到目前房价收入比又回升到75%,说明真实需求已经释放得差不多,而投资需求还在进一步释放,并且由于对未来通胀的担忧,一些人提早买房透支了未来需求,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目前通胀预期非常强烈,而通胀并未真正显现,在宏观政策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会推高楼价、股价,资产价格上涨的趋势很难改变。”哈继铭表示。

[责任编辑:azurezeng]


相关文章
  • ·经济学家:经济“关键期”谨防三倾向
  • ·经济学家哈继铭:中国货币政策年底面临调整
  • ·[图文]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房价可能还要涨
  • ·[图文]后市或将面临调整需求 投资者应保持谨慎
  •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今年信贷增量8万亿无悬念
  • ·经济学家:刺激内需应聚焦补贴、减税、送红包
  • ·海内外经济学家: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保八
  • ·西部证券:股指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 ·社科院发布30年来近百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 ·经济学家争辩中国GDP增幅明年能否保“8”
  • ·[图文]快评:热门个股纷纷回调 大盘面临调整压力
  • ·经济学家眼中的石油“顶峰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