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我们认为,兖州煤业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煤价大涨,其次是成本和费用控制较好。具体如下:
综合煤价大涨58.1%。整体来看,兖州煤业上半年综合煤价为662元/吨,同比上涨58.1%。其中,山东本部煤价为672元/吨,同比上涨61.5%;山西能化煤价为240元/吨,同比上涨20%;兖煤澳洲煤价为739元/吨,同比上涨33.6%;外购煤煤价为670元/吨,同比上涨3.4%。煤价上涨主要得益于国内外煤炭供求关系紧张所致。
煤炭产量基本持平。由于没有新的矿井投产,兖州煤业上半年煤炭产销量增长有限。其中,原煤产量完成1807万吨,同比减少8万吨。商品煤产量1786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商品煤销量1851万吨,同比增加124万吨。预计四季度在赵楼煤矿和榆树煤矿投产后产量将有所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煤价上升的同时,兖州煤业并未坐享其成,而是继续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吨煤涨价更多的2号精煤,产销量由2007年的292万吨提高至464万吨,而3号精煤产销量则由495万吨下降至199万吨,显示兖州煤业经营意识极佳。
成本费用控制合理。上半年,兖州煤业吨煤销售成本为255元,同比增长25.3%;剔除政策性成本后仅为226元,同比增长11%。期间费用总额为153677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销售费用30109万元,同比下降25.1%;管理费用125451万元,同比增长9.9%;财务费用-1883万元,同比下降73.2%,主要是美元资产因本币升值形成汇兑损失。整体而言,其成本和费用控制合理。
财务状况继续优化。截止到6月30日,兖州煤业帐面现金94.3亿元,约占298亿元总资产的32%,流动性充裕。资产负债率仅为24.9%,其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4.6亿元和2.5亿元,财务压力极轻,表明公司未来扩张的资金是有保障的。
维持评级:推荐。我们认为,兖州煤业巨野煤田赵楼煤矿将于四季度投产,山西榆林能化旗下的煤矿和甲醇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澳斯达煤矿在国外煤价大涨下经营形势向好,故2008年将是兖州煤业最具成长性的一年,预计2008-2010年EPS为1.58元、1.97元和2.37元,目前PE不足10倍,估值水平明显偏低,维持“推荐”评级。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