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1520天的等待 股指期货四年筹划今朝化蝶
发布时间:2010-4-9 23:34:59
 
文章内容

1520天的等待 股指期货四年筹划今朝化蝶

史丽 资料图

今天,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启动仪式将在上海举行。金融期货新的一页就此翻开。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将于4月16日上市交易。这意味着离股指期货掀开面纱仅剩下短短一个星期。中国期货业崭新时代自此开始。我们终于迎来了资本市场王冠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金融期货。

股指期货的新时代已经展开,回首其8年多的研究酝酿和4年1520天的扎实筹备,令人感慨万千。翻开这段即将尘封的历史,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几个重大时刻所带来的心跳。似乎是历史的巧合与眷顾,这几个时刻都与“8号”密切相关。

2006年2月8日 ——筹备组成立:股指期货“胎动”

上海已经有了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到底有没有必要再新建一个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如果有,是不是就该称为“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呢?

时间倒回2006年初,中国资本市场上空洋溢着一种特别清新的空气。某些市场嗅觉敏感的资深人士,在不经意间已经预感到,不久之后会有巨大的变革发生。

谜底很快揭晓。在这年2月8日召开的上海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的冯国勤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由中国证监会高层挂帅的筹建领导小组已经成立。至此,业内传闻已久的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筹建猜测终于得到官方证实;而2月8日这一天,也由此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载入史册。

有趣的是,“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的名字后来并没有被采纳。或许倍感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性,监管部门最终为新交易所取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为什么要成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为什么要推出股指期货?为什么要让在中国股市引入做空机制?这些现在看起来已经达成共识的问题,在当年却曾在证券业内引起过广泛争论。

“有人很不理解,有人抵触做空机制,似乎推出股指期货就是为了做空中国股市一般。”谈起当年那些争论,曾多次参加过股指期货筹备工作研讨会的某期货公司总经理至今还记忆犹新。“股民希望股市上涨,这很好理解,因为只有上涨,炒股才能赚到钱;听说具有做空功能的股指期货要推出,不少股民的第一反应就是股市要跌,甚至不少基金经理也不支持,推动股指期货上市的阻力确实不小。”

“股指期货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说不是天使,是因为它对股价的涨跌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因为搞股指期货就让股市由熊转牛;说不是魔鬼,是指它推出后不会带来大熊市、大调整。”中金所第一任总经理朱玉辰在一次演讲中精辟地阐述了股指期货的作用,指出期指只是一个工具,不会影响股市涨跌。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段“天使魔鬼论”在业界被广为引用。

事实上,当年反对理由最“充分”的做空股市论断随后不攻自破。经历了2006、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之后,中国股市在2008年遭遇滑铁卢,股指从年初的5000多点一路暴跌至1664点。直到那个时候,曾经极力反对股指期货上市的人才幡然醒悟:永远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在一个缺乏做空机制、只能单向做多的股市里,泡沫总有一天会积累到难以承受的地步,没有股指期货对冲下跌风险,泡沫的这一刺破过程将极为痛苦。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1520天的等待 股指期货四年筹划今朝化蝶
  • ·叫停7折利率 工薪层100万贷款20年多还115200元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