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学校
分类导航
 
 
市场赚钱效应发酵 基民投资热情回升
发布时间:2010-11-8 17:36:50
 
文章内容

市场赚钱效应发酵 基民投资热情回升

高晓建 漫画

  预期几乎是在一瞬间改变。市场的赚钱效应逐渐发酵,先前还担忧在清淡行情下该如何完成今年基金销售指标的银行理财经理,忽然发现投资者的热情“又起来了”,无论是新基金发行,还是老基金持续营销,都出现了一定的回暖;然而热闹终究不是所有人的,在一些基金人气渐升的同时,另一些基金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遭遇资金离场。在市场整体回暖的大背景下,基金市场却有人离开有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咨询的人多了起来

  “不好意思,现在有些忙,过会儿我给你打过去吧。”当记者致电某建设银行网点理财经理沈女士时,得到这样的回复。后来沈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正在接待一位客户,咨询有关投资指数基金的事:“最近这段时间来问基金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这与年初记者初次采访沈女士的场景大相径庭。那时正值基金被指错判行情、市场从高位持续下跌之际,沈女士感叹自己网点的基金销售“门可罗雀”。“行情不好,基民投资热情起不来,求爷爷告奶奶也无济于事,只好自己买一点,”沈女士回忆说:“前三季度市场持续震荡,虽然上柜销售的基金一直不少,但前来问询的人并不多,再加上今年行里定的指标比去年高很多,所以压力很大。”

  预期几乎是在一瞬间改变。三季度末开始市场逐渐上扬,国庆节后,通胀概念大行其道,煤炭、有色、黄金等板块大幅上扬;受人民币连续升值消息刺激,造纸、航空股也全面大涨。刚刚过去的10月,机构联手做多,上证指数最多时的涨幅超过15%,排在全球股市涨幅榜的榜首,上周沪深基指更是屡创新高。随着市场不断回暖,基民的投资热情也正在迅速抬升。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十月最后一周的基金开户数为8.34万户,较前一周增长14.08%,单周开户再度突破8万户,创出年内新高。其中新增封闭式基金开户数1019户;TA系统配号产生的基金开户数为8.24万户。截至10月29日,基金账户总数为3334.97万户;而在今年销售行情最清淡的日子里,这一单周开户数据只有区区两三万户。如此大幅度增长的数据或许暗示,面对上扬的行情,此前矜持的基民正在“跑步入场”。

  沈女士告诉记者,基民投资热情的升温大致是从十月中旬开始。“传统上,基民总是比行情‘慢半拍’,因为之前市场的忽上忽下让普通投资者趋于谨慎,再加上很多机构对于市场近期不会出现趋势性上涨机会的判断,让大家对于这波行情是否会很快结束存有疑问,不敢一下子冲进来。”

  日趋平衡的跷跷板

  而另一家城商行的理财经理陆先生告诉记者,该网点的基金销售其实在8月份开始就有所回暖,只不过当初推动基金销售的主力军是上半年表现优异的债券型基金。

  “当时市场持续震荡,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很多投资者都从防范风险角度出发去配置相对安全的债基,加之其上半年业绩优良,跷跷板效应叠加更使得债基在那段时间非常风光”。

  8月中旬,工银双利首发募资超过140亿元,成为今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只过百亿元的新基金;时隔不久,富国汇利分级、华富强化回报两只封闭式基金双双宣布一日售罄;接着,信诚增强收益也在“踊跃认购”中传出提前结束募集的消息。财汇数据统计显示,在8至9月间成立的基金中,7只债基平均单只基金募资45.39亿元,共筹资317.74亿元;15只股票型基金(剔除QDII基金)平均单只募集资金19.76亿元,共吸筹296.36亿元。

  陆先生回忆说,当时通过媒体上的宣传,前来买基金的人基本上是冲着债基来的,股票型基金大多无人问津。

  不过此波行情使得股基的人气开始上升,而保持了大半年的跷跷板债高股低的态势也在逐渐得到平衡。

  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储先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来咨询买基金的投资者,更多倾向于选择股票型。他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股市的回暖,赚钱效应的不断发酵让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对买股基有了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债市的风险在加大。

  储先生解释说,首先,加息就像悬挂在债市头顶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此番加息使得债市应声下挫,未来是否进入加息周期给债市平添了一份不确定性;其次,四季度是债市的传统淡季,加之四季度新债发行量较大,供应方面也有一定压力,市场收益率很可能继续小幅上涨;还有一点,目前不少债基的基金经理也在看空后期债市,转向更加具有权益类投资性质的转债和打新股,“投资者会想,既然债基都去玩股票了,那我直接买股基不更好,何必再绕个弯选择债基呢”。

  一组数据的对比也佐证储先生的观点,上证指数自10月8日至11月4日已上涨了16.24%,与此同时,债券市场自10月以来已经连续下跌。截至11月4日,企债指数下跌1.02%,国债指数下跌0.39%,全债指数下跌了0.68%。

  储先生认为,虽然现在债基的发行势头依然很猛,但是如果股市持续向上走的话,跷跷板的平衡甚至是反转或许可能会发生。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市场赚钱效应发酵 基民投资热情回升
  • ·投资者热情回升 QDII基金走强跑赢同期大盘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