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那些事儿
市场的回暖带来的是基金销售行情的转好,不过热闹终究不是所有人的,在一些基金人气渐升的同时,另一些基金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遭遇资金离场。受捧者,遭弃者,对于人气迥然的基金,这段时间的“人情冷暖”可以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公告显示,中邮核心主题股票基金10月29日起恢复申购,而记者近日从中邮基金处获悉,截至11月5日,该基金在6个交易日内申购金额已逾13亿元。
受捧的还有华商基金,新近发行的华商策略精选由近两年来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经理孙建波担纲,从而受到市场的热捧,已于上周五提前结束募集,从渠道方面得到的消息,该基金总共吸筹119亿元,如果数据无误,该基金将成为年内首只首募规模超百亿的股票型基金。
此外,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万家基金今年二季度以来实现持续净申购,此前万家货币和万家稳增的良好业绩加上此波行情中玩家180指数基金的上扬,使得万家基金整体份额稳中有升。
某家上海本地银行的理财经理认为,那些持续得到市场追捧的基金在业绩表现上都较为稳定,除此之外,在市场营销方面这些基金大多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市场脉搏,没有在“困难”的时候盲目追求一时规模的大小,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后续的巨额赎回压力。
而反观另外一些基金过得就不那么“滋润”了。
天相统计显示,公布三季报的债券型基金期末总份额已达到了907.96亿份,在三季度实现净申购54.67亿,一些初期份额较小的债券型基金规模甚至翻了好几倍。
但这种大扩容的态势未能在10月得到延续。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旗下一只债基近两年来业绩始终靠前,尽管盘子比较大,三季度仍然实现了50%以上的净申购。但最新的份额数据和三季度末相比基本持平,甚至还略有小降。
上文提及的理财经理沈女士也表示,一些在三季度规模几近翻倍的债基,最近也呈现出微弱的净赎回状态。“原因自然是股弱债强的格局被打破,资金开始向债基回流。”沈女士解释。
不过,除了债基的小额赎回,部分股基也在这波行情中出现人气渐退的现象。记者从某家总部在南方的基金公司内部了解到,该公司旗下大部分基金二季度以来出现一定程度的净赎回,三季度后该趋势更加明显。
储先生认为,随着净值的回升,此前被套牢的投资者“落袋为安”心理显现,使得部分基金在业绩提升的情况下遭遇赎回。“其实从季报中就可以发现,股票型基金此前两个季度曾连续出现净申购,但7月股市展开的反弹打破了这一局面,三季度末股基出现了大面积的净赎回,”同时他也补充道:“如果趋势性行情持续下去,那么这当中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依旧会选择回到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