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平安保险代理人自揭黑幕 销售误导层出不穷
发布时间:2008-9-27 0:04:07
 
文章内容

8月的一个午后,梁欣(化名)约见记者,谈起如今代理人销售的种种误导现象,这位在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工作近10年的代理人唏嘘不已,并表示“误导销售不单单是一两个营管处,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很多代理人都这么做!”

代签名成风 梁欣告诉记者,有的客户签下保单后,发现保障内容和代理人说的根本不一样,前往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投诉,工作人员往往就是一句话:“您当初自己签过的字,还投诉什么?”而当初销售的代理人也很快变脸:“有本事你去告我好了!”

事实上,签名很多都不是被保险人自己签的,而是代理人用“描红”的方式完成的。

事过境迁,客户很难搞清楚自己签的是“投保书”、“确认回折”还是保单。还有不少代理人在电话回访联系方式上瞒过客户,留下自己的手机,以便在公司电话回访时“自圆其说”。

即便有客户去有关部门投诉了,公司要么声称代理人离职,推卸责任;要么直接和代理人挑明“人家投诉你了,你去摆平”。

劝退保伤客户利益 梁欣介绍,早年平安的几款少儿险产品对客户而言较为合适;但随着利率降低,平安“利差损”明显。于是,有部门领导教唆代理人鼓动客户退保买其他险种,并制作了所谓下发给客户的“少儿险转保权益放弃书”。

该“转保权益放弃书”以“早期少儿险在设计上存在保障不足及教育费领取不高的缺陷”为托词,劝客户进行少儿险转换,而实际即为“退旧买新”。梁欣指出,早期少儿险可以在15周岁后及就读高中、大学都可以领取教育金,60岁以后还可以每年领取,直至终身,是当初销售情况很好的险种,回报几乎可以达到8%。但现在很多客户就在代理人的蒙骗下稀里糊涂转保了,其实客户无论是保障还是收益都是完全吃亏,代理人这样的误导做法让人心寒。

自挖墙角亦很普遍 “如果大家各走各的道,安心做保险也就算了,但现在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梁欣颇为不满地说:“我好几次接到自己老客户的电话,有的说今天平安来了个人说你不做了,叫我以后有事情找他;也有的说今天平安来了个人说你是骗子,卖给我的保单不划算,公司派他来讲解。”

“保险只有合适,没有合算,平安人寿代理人互相离间,客户自然实在难辨真伪。”梁欣表示,这样下去,在平安“劣币逐良币”,凭良心展业的代理人几乎很难有立足之地。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图文]世基投资:股指仍有上行空间 机会层出不穷
  • ·[图文]金证顾问:多空搏杀激烈 热点层出不穷
  • ·平安保险代理人自揭黑幕 销售误导层出不穷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