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雷曼殃及港数万散户 20家代销银行面临调查
发布时间:2008-9-27 0:03:56
 
文章内容

雷曼倒闭风波已开始扩散至普通投资者,雷曼迷你债券也成为不少香港散户挥之不去的噩梦。据香港证监会数据,在香港发行的雷曼迷你债券共有156.43亿港元,主要由香港20家银行代销给市民。投资者自上周来连日游行请愿投诉,认为银行销售时有“误导”之责,香港证监会已介入调查。

迷你债券(Minibond)是一种小额的零售金融衍生工具,常与信用违约互换(CDS)挂钩,风险比一般债券较高。不过,一旦相关公司发生信用问题,迷你债券投资者的索偿权也排序靠后。香港《明报》引用香港证监会非执行董事陈鉴林的估计称,雷曼迷你债券事件中,约有四万人中招。

名为债券,实为挂钩产品

资料显示,在香港发行的与雷曼兄弟相关的迷你债券中,以雷曼作为参考机构的未到期信贷挂钩票据价值29.12亿港元;至于以雷曼作为掉期担保人的未到期票据,价值为127.31亿港元。

据悉,上述债券主要由香港20家银行代销,发行期大多为2006、2007年间,期限则包括3年、5年或7年不等。2006、2007年间,银行的存款利率较低,而雷曼迷你债券给出的回报相对较高,且在不少香港市民看来风险较低。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指出,这些债券的风险其实是没有担保的,名为债券,其实是衍生挂钩金融产品。因为发行商其实是雷曼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一旦雷曼倒了,按破产清算的优先级别,其资产极少能为这些债券承担偿付责任,且发行商远在美国香港也监管不到,这样一来香港投资者便血本无归。

这也是为什么,雷曼破产后香港的“雷曼苦主”会纷纷叫苦,游行请愿投诉。截至前日,香港证监会已处理约960宗查询和170宗投诉。香港民主党议员表示,截至前日止,一共收到1197宗被误导购入雷曼产品投诉,已点算900宗个案中,涉及金额共超过7.2亿元。当中47%涉及金额介乎11万至50万元,而昨天转交予消费会的投诉个案,则逾800宗,涉及金额超过6.6亿元。

风险提示不够,银行或遭查

对于众多雷曼苦主的投诉,香港消委会、证监会乃至金管局都已介入。

香港证监会表示,自上周初以来,指示了受规管人士及雷曼迷你债券的受托人设立投资者热线,及与投资者团体会面。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表示:“在过去数日与迷你债券投资者多次开会及聆听他们的不满后,我们决定针对若干持牌中介人曾涉及不当销售手法的投诉,展开正式调查。”调查涉及分销商的职业操守以及销售过程中的隐瞒误导情况。

香港民主党发言人则表示,拟于下周再将有证据涉及刑事成分个案,转交商业罪案调查科,以及安排苦主与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及信托人汇丰银行会面。

香港金管局则另设电话专线受理苦主投诉。金管局发言人表示,银行在销售结构性投资产品时,必须符合有关规例及设立适当的内部管控制度,以确保银行已评估客户是否适合投资于该类型产品,及就该产品的性质与风险作出适当的披露。银行亦要确保客户已了解产品的性质与风险,并拥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买卖该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和潜在亏损。

调查之下,银行将承担多少责任?对此,法国兴业亚洲有限公司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衍生产品部副总裁安克强表示,银行也是受害者之一,但若调查证明其销售过程中风险提示不明或有误导行为,将被金管局罚款及责令赔偿苦主损失。

香港20家代销雷曼迷你债券银

香港金管局前天公布20家代销雷曼迷你债券银行的名单并咨询电话,包括上海商业银行、大众银行(香港)、大新银行、中信嘉华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中国银行(香港)、永亨银行永隆银行XD交通银东亚银行、花旗银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星展银行(香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荷兰银行、集友银行、渣打银行(香港)、富邦银行(香港)、创兴银行、丰明银行。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雷曼殃及港数万散户 20家代销银行面临调查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