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首批二季报面世11只股票基金10只减仓
最大减仓比例近14% 长信金利等基金经理承认误判市场
今日,广发、长信、东方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共15只基金公布了2008年二季报,其中有11只是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从已公布的季报来看,10只股票方向基金在二季度中继续减仓操作。
减仓比例最大的是长信金利,其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重由一季末的92.23%下降至二季末的78.48%。广发大盘、广发聚丰和广发优选的减仓幅度也超过10%。唯一一只略微增仓的基金是长信增利,其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由一季末的82.32%提高至84%。
不过,仓位高低并不是决定业绩好坏的唯一因素。11只基金中只有东方龙、广发聚富和广发小盘跑赢业绩基准,而东方龙和广发小盘二季末的仓位分别为85.33%和84.91%,仍属于较高水平,广发聚富的仓位则比较低,只有67.11%。而减仓最大的长信金利,恰恰也是与业绩基准相差最大的基金。其在二季度中亏损27.02%,与-18.36%的基准相比,落后了8.66%。
长信金利基金经理在季报中承认,净值遭遇重创,根本原因在于误判市场方向背景下的策略选择。第一是整体熊市背景下的高仓位根本不能抵挡市场的系统性下跌风险;第二是股票组合中高波动性品种所占比例过高放大了净值波动幅度,而在市场整体下跌过程中,这种波动向下的幅度远远大于向上的幅度;第三是5月份开始调整仓位结构时,选择了先调整持仓结构,后降低股票仓位的中庸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把严重超配的地产和有色降低到了标配,通过买入大量的蓝筹股将整体行业做到了均衡配置状态,但由于买入的蓝筹股在前期相对跌幅不大,在6月大盘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严重补跌,致使换进来的蓝筹股并没有享受任何超额收益。在结构调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市场已经开始猛烈下跌,所以事实上的结果是,后降低仓位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执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6月市场大幅下跌过程中组合的波动性并没有得到改善。
广发聚丰基金经理也表示对经济下降周期中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估计不足,灵活性受到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应变不是很充分,欠缺前瞻性。
另外,长信增利虽然选择了较高仓位配置,但组合以抗通胀和抗周期为主,在配置上主要以上游真正资源股(钾肥、焦煤、锡和农业)和下游有转嫁能力的泛消费类及创新型行业企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军工)为主,以重点持有高增长的行业性龙头公司为主。其二季度业绩表现稍落后于基准0.50%。
[责任编辑:johnson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