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80后年轻人单人拥有信用卡的数量是2.09张,远远高于近期央行支付报告所显示的全国平均水平0.16张。 CFP供图
持有进取基金投资观 热衷多元创业 缺乏节约观念
80后理财面面观
8月盛夏的各大城市,又一批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告别了青涩的校园生活、踏入了各自的社会工作岗位。“吃饭穿衣,人生大计”,有了第一笔工资收入后,如何理财的问题接踵而至。他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资产呢?
理财专家与社会人士观察认为,80后年轻一族的理财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崇尚自我,追求收益,热爱创业,轻视节约;无论消费投资,“我的资金我做主”。
文/井楠
消费观:
最会使用信用卡 借贷观念深入人心
如果说80后年轻人在消费方面与前辈有什么根本不同,那就是借贷观念深入人心,使用信用卡的人数比例增大。据民生银行理财专家抽样统计,广州80后年轻人单人拥有信用卡的数量是2.09张,远远高于近期央行支付报告所显示的全国平均水平0.16张,也比北京、上海两地的单人信用卡拥有数量高出了1倍。
比起其余人群,80后年轻人完全熟悉信用卡功能,习惯利用信用卡提前消费、贷款消费与累计积分。信用卡55天的免息消费期是80后最喜欢的功能。而据银行理财师介绍,80后年轻人虽然习惯借贷消费,信用记录却整体良好,比很多的年长人群的记录都要好很多,估计与其文化素养高、熟悉商业运作规则有关。
当然,由于成长环境优越、收入水平有限,80后的“月光族”现象确实要比其余人群显著,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尤其如此。其中既有客观原因,据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数据分析,一个需要租赁住房的年轻人在广州市的基本生活成本一般在1800~2500元每月,也就是说,工资收入如没有超过这个数额,再努力节约也是月光族。而作为80后年轻人,也确实缺乏节约观念,崇尚“钱是赚来的,不是省来的”观点;花费在娱乐、旅游、餐饮、购物方面的收入数额庞大,喜爱使用信用卡也是因为热衷消费。
案例:26岁的小雷是广州某机关单位的公务员,每月税后收入只有4200元,却拥有3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工作3年,除了取不出来的公积金,小雷基本没有攒到一分钱,每月吃住行、通讯费基本要花2000元,朋友聚餐也至少要花五六百元。此外,每年花在游泳、打网球上的钱又是几千元。
最近,小雷交了女朋友,每“拍拖”一次,至少是两三百元的花费。小雷的信用卡多,但月底接到银行账单,如超过下月工资的可承受范围,就不得不省吃俭用了。对于未来,小雷也十分茫然,以现在的收入,结婚买房子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