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银信产品这员“大将”后,理财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商业银行发现,不仅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银信产品已经所剩无几,就连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较前两个月也有所萎缩,尤其是人民币产品,发行总量同比减少了十余种。
银行理财师表示,自银信产品叫停的第二周起,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就开始走低,截至7月末,理财产品的周发行量持续呈现下滑趋势。惟一例外的是,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升至51.88%以上,产品发行数为83款。
在采访中,工行、交行、建行等商业银行的理财师纷纷表示,近期债券和货币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猛增,占比也快速上升,在略显颓势的理财市场中一枝独秀。“相比其他理财产品,债券类产品的本金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投资收益波动也较小,属于较为保守型的理财品种。”理财师表示,虽然债券类产品在收益方面无法与银信等产品相比,但凭借其较为稳健的收益能力和安全系数,近期成为了市场的主力投资品种。在收益方面,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银行在售的3个月期的债券类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2.5%~3%之间,而1年期的产品则在4%左右,均超出了1年定期存款利率。
“自产”理财产品数量下滑,这让投资者和银行方面颇感头痛。为了填补空缺、留住客户,在采访中成都商报记者获悉,近期各家银行均加快了引进“代销”产品的步伐,其中基金产品、银保产品的势头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