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7月1日正式启用的虹桥火车站竟无法取现
发布时间:2010-8-3 17:38:40
 
文章内容

7月1日正式启用的虹桥火车站竟无法取现

虹桥火车站尽管很大很先进,但是启用近1个月仍没有装ATM机。IC现场图片

7月1日正式启用的虹桥火车站让上海市民眼前一亮,可就在近日,市民鲍先生却在这个全新的火车站里被“忽悠”了一把。由于ATM机“缺席”,为了买张票,他不得不额外花半个小时去取钱,车票成本里也因此多了6元钱的地铁费。

记者采访获悉,每天在虹桥火车站遇到取现麻烦的旅客不下20人,他们呼吁虹桥火车站的配套措施快点跟上:“除了ATM机,用银行卡或者交通卡购买火车票的功能也应该尽快开设。”

乘客反映:没有ATM机,取现两头跑

7月26日,鲍先生因出差前往虹桥火车站乘坐高铁。临出发前,他发现随身带的现金不多,便计划着到火车站取现后再买票。到站后,他发现自己过于乐观了。

为了取钱买票,鲍先生在偌大的火车站内转悠起来。他满心企盼着出现一部ATM机,但结果令他失望。“非常遗憾,也非常诧异!启用近一个月的火车站竟然没有ATM机!”鲍先生说,一念之差,让他购票吃尽苦头。

经过打听,他得知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有ATM机,他于是搭乘轨交2号线坐一站路去取现。鲍先生给自己算了笔账,由于没有ATM机,他付出了如下成本:

金钱成本:6元(地铁往返虹桥火车站至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

时间成本:35分钟 (乘坐地铁往返+取款时间)

体力成本:浑身是汗(为去机场取款,往返而上下楼层)

机会成本:目前无法估量(可能会错过火车,也可能耽误了与客户约见,让客户很不爽)

“我终于明白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意思,出门一定要多带钱、带足钱。”鲍先生自嘲地说。

现场探访:两大枢纽仅2部ATM机

昨天上午,记者搭乘轨交2号线来到虹桥火车站。

从地铁站台走到B1层,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看起来很开阔。沿着一侧走廊一直往前走到东面出口,路线长约300米,记者没有看到ATM机的身影。

从出口附近右转,之后沿着另一条走廊折回到地铁站的出站闸机口附近,记者终于看到了一家银行。还没来得及高兴,记者就发现这家银行仍在装修,里面的柜台、ATM机等设备尚未来得及安装。工人告诉记者,该银行4天内可以完成基础施工,但正式营业可能要等到半个月后。

同样在列车售票处,记者也被告知:“只能以现金买票。”“没带够现金怎么办?”记者问。“ATM机还在筹建,目前虹桥火车站里面暂时没有。”售票人员建议记者前往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取款。

无奈之下,记者返身再次来到B1层的东面出口,穿过走廊进入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这里有ATM机可以取款吗?”记者询问门口的工作人员,得到的回答是“可以”,只要往前走到电梯处,到3楼就能找到ATM机。

但记者一直往前走了三四百米,才找到上下楼电梯。电梯出来后,眼前就是一家银行的ATM机招牌,但记者走到跟前才发现ATM机尚未安装完毕。“那边有机器可以取钱。”在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记者才看到远处有、且仅有两台ATM机在正常运营。

旅客希望:增设刷卡买票功能

“我们也不想看到旅客为了取钱而折腾,但到现在为止,金融设备的安装、运营还没有完善。”虹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天遇到取现麻烦的旅客不下20人,而最近的取款机在2号航站楼,为此不少旅客只能来回奔波。

记者简单作了测算,从虹桥火车站前往2号航站楼有两种途径:步行或是乘坐地铁2号线。

步行距离约800米,不包括上下楼的距离,总共需耗时30分钟左右。如果是携带大包小包的旅客,步行方案不太可行。

乘坐地铁相对省时,但需要付出6元钱的交通成本。至于体力付出,地铁方案也不轻松,在不熟悉环境的情况下,旅客需要找到电梯并上下数层楼,这同样是一种折腾。

“楼造得这么漂亮,里面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及时跟上。”启用近一个月,设备却仍不够完善,这令旅客不免产生抱怨。他们希望,这座先进的火车站能在服务上更人性化,在尽快增设ATM机的同时,还应增加银行卡、交通卡购票功能,方便广大旅客。


相关文章
  • ·[图文]7月1日正式启用的虹桥火车站竟无法取现
  • ·保监会对再保险业务作出新规定 7月1日起施行
  • ·7月1日香港回归日 港股休市 周五恢复正常交易
  • ·首只上市型QDII7月1日登陆深市
  • ·鹏华上证民企50ETF及联接基金7月1日起发行
  • ·7月1日国内基金市场交易提示
  • ·[组图]晚间十大券商机构荐股精选(7月1日)
  • ·晚间汇总明日券商最看好十大金股(7月1日)
  • ·7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攀升51个基点
  • ·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 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行
  • ·[图文]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可跨省转移接续
  • ·[图文]沪宁城铁明年7月1日将通车 两地75分钟互达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