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再融资成为近期市场焦点。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银行的投资价值?解决这个问题,就离不开战略投资者这个重要的角色。
俗话说,树大好乘凉。截止到2010年5月24日工商银行分红3次,但分红总额要比分红次数10次的民生银行多出近35倍。
再让我们看一看做为战略投资者在各银行获得多少丰厚的投资收益。理财周报统计,美国银行在建设银行现账面价值达到1575.7374亿,居战略投资者在中资银行账面价值第一位。这还不包括美国银行先后两次的套现金额787.8亿港元。
所以,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现如今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又开始新的一轮融资行为。国务院同意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四大银行总规模为28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用于补充资本金。中行发行400亿元可转债获批;5月28日,证监会还将审批交通银行的配股申请。
面对各银行融资计划,不论做为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最关心的,自然是银行能带给我们多少价值,这才是投资者考虑做它们股东的立足点。
战投策略:稳定中小银行,套现大银行
目前的中行是中国最大外汇银行的概念,在努力推动海外业务发展的同时,中行引入RBS集团、RBS银行、RBSChina、亚洲金融、瑞士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RBS China当时以约30.48亿美元认购及购入共20,942,736,236股股份;亚洲金融以约15.24亿美元认10,471,368,118股股份;瑞士银行以约4.9157亿美元认购及购入共3,377,860,684股股份;亚洲开发银行以约7,374万美元认购及购入共506,679,102股股份。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最多的银行。
但在金融风暴时期,多家战略投资者纷纷套现走人。
如2009年1月瑞士银行抛售持有中国银行33.77亿股份,从中套现7161百万港元,获利2871百万港元。RBS CHINA也将中国银行持有209亿股份售尽,最后一批100亿股份以16亿英镑售出,从中获利8亿英镑。
不仅只有中国银行受到战略投资者的大量抛售,建设银行也受到如此待遇。美国银行出于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考虑减持部分建行股份,2次减持共套现78780百万港元。
而作为城商行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从IPO时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经历了金融风暴,所持股份数一直没变。BBVA持有中信银行更是多次进行增持,从最初持有5%的股份一直增加到15%。
分红:小行次数多,大行金额多
理财周报统计,民生银行在10年时间里分红达到10次,总分红金额达到2588.78百万。深发展因上市时间长,故分红次数多达12次,总分红金额仅有2142.76亿。工商银行分红仅只有3次,分红总额达到94393.72百万元,是民生银行的36倍之多。对于大银行因股本大,导致分红总额金额较大。兴业银行在2010年4月抛出较高的红利,每10股派5元,创上市之最。
可见,战略投资者在小行与大行中的策略风格迥异,在理财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双面结合。本期主题,将为您呈现最全面的梳理和最系统的分析。
BBVA独爱中信溢价增持,ING驻北京银行不光赚钱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曾表示,北京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资产质量等方面大幅提升,已达到国际水平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尹娜/文
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在2006年引进战略投资者西班牙对外银行,去年BBVA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逆市增持中信银行股权至15%。
北京银行则是在2005年引入战略投资者荷兰ING集团,ING集团旗下的ING银行目前持有北京银行16.06%股权,是北京银行最大单一股东。
外资战略投资者看好中资商业银行发展前景,而这两家银行上市之后,也为战略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收益。
随着盈利能力的不断提高,业务结构的改善,尤其是零售银行业务的快速进步,中资银行成为最能为股东赚钱的银行,以及最受外资战投青睐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