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逐渐回暖 地方债或成新宠
发布时间:2010-4-9 23:28:13
 
文章内容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也逐渐回暖,而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地方债成新宠以及结构性产品“诱人”现象则显得尤为突出。

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曾一度进入“寒冬”。但随着今年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市场人气的回暖,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似乎又迎来了“曙光”。

普益财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3月27日至4月2日,全国有24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02款理财产品。其中,2010年3月,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超过了450款,这一数字远高于去年同期。

地方债或成新宠

地方债或将成为银行理财的“新宠”。

全国第一期和第二期地方债相继发行,两期地方债分别为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债券(一期)和2009年安徽省政府债券(一期),发行利率分别为1.61%和1.6%。在普益财富银行部分析师张星看来,这或许有望加大“银、信、政”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

据了解,在目前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很多地方政府并不具备宽裕的财政投资能力,如何募集资金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当下,正在试点的地方政府债券是解决地方政府投资财力不足的一个方法。

但有关专家指出,虽然地方债已经开闸,但是其2000亿元的规模相对于数万亿元的投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地方政府联合银行和信托公司募集资金,既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又能较快融资。“银、政、信”的合作除了采取股权投资外,三者联合开发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也是常见模式。

结构性产品“诱人”

除地方债开始进入投资理财视野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从3月份开始,中外资银行又开始频频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而产品挂钩的标的包括汇率、股票和黄金等。

事实上,结构性理财产品前两年曾盛行一时,但后来因受挫而“败走麦城”,收益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成为投资者眼中的“坏孩子”。不过,今年结构性理财产品有望打好翻身仗。

但记者也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有望达到的最高收益虽然诱人,但其对挂钩标的的选择、收益率获取模式的设计以及挂钩标的波动区间的设定等,都可能使产品到期收益产生巨大的差异。所以,有银行人士认为,这类比较复杂的产品更适合相对专业的投资者。

不过,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对于想要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理财专家建议,首先要看好挂钩的资产类别,是否切合目前的市场形势,投资者如果对所购产品的挂钩标的未来走势判断失误,可能会陷入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窘境。

其次,看好产品的投资期限及投资币种的汇率,对于跨币种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警惕汇率风险,并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投资期限。

最后,要了解赎回条件。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不允许提前赎回的,即使有些能够提前赎回,也只能在特定时间赎回,且需要支付较高赎回费用。


相关文章
  • ·一季度银行理财平均收益2.6% 兴业抢眼平安居尾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逐渐回暖 地方债或成新宠
  • ·内地富豪投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巨亏案正式立案
  • ·[图文]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达活期利率近5倍
  • ·高风险VS高收益 私人银行理财染指定向增发
  • ·银行理财陷投诉门 巨亏涉及名牌产品
  • ·外汇市场频“暗战” 银行理财独辟蹊径
  • ·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悄然转变 债券类有望成主打
  • ·银行理财平均期限延长 3月期以下产品占比下降
  • ·银行理财产品遇寒流 招行渣打银行率先遭冻
  • ·最近半年105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 ·监管部门一纸“禁令” 银行理财不许玩股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