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中国建筑寿命只有25至30年 30年后我们住哪
发布时间:2010-4-9 23:27:34
 
文章内容

咬牙切齿,终于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贷款买了房,看着产权证上白纸黑字的“70年”,再看看身边尚且年幼的孩子,略感一丝欣慰:自己活到100岁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孩子却无需再像他的父亲一样背上沉重的住房压力了——70年的房屋产权,足够他比较从容地面对变化了。

显然,这样苦涩的乐观也会被无奈的现实所击破:住建部官员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

中国建筑国际寿命只有25-30年的说法,足以让人不寒而栗:25-30年后,或许我们刚刚还清了银行的贷款,正准备对“苦尽甘来”、“扬眉吐气”等词语做一次久违的“鸳梦重温”,而回过身来,半辈子的苦撑所换来的成果已经房垮屋漏、岌岌可危,那时,我们又该住到哪里去?难道要我们再一次从零开始,继续早已经熟悉的房奴生涯?如果说我们现在还年富力强,咬咬牙、壮壮胆之后还敢去贷款买房的话,那么25-30年后,我们中的多数或许只能依靠养老金艰难度日了,又如何能够再次面对居无定所的悲惨局面呢?

业内人士曾经指出,按照建设部和质检总局2005年制定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混凝土、砖混结构的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而这只是一个建议性的合理使用年限,并不意味着住宅只能使用50年,适当的维护和必要的维修后,还能使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过请注意,这个假设是建立在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设计年限减半,那么后续的40年,就只能是风雨飘摇或者拆除重建。

几天前,我们刚刚看到某市两个新建交付不到8年的小区土地被政府部门在一旧城改造项目中“偷偷”地二次出让的消息,联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正是在管理者对于GDP的追逐下,在建筑商对于财富的疯狂攫取下,才导致了规划、建设中的短视与低劣,我们才不得不面对土地有70年使用权而房屋寿命只有25-30年的冲突与尴尬?城市建筑快节奏的、不断的拆毁重建,GDP直线上升,开发商乐不思蜀,而百姓的利益却随着短命的住房毁灭殆尽。


相关文章
  • ·中国建筑只有30年寿命 30楼龄房银行基本不批贷
  • ·中国建筑寿命只有25至30年 30年后我们住哪
  • ·建材下乡推进 中国建筑装饰业年增长率近20%
  • ·[图文]中国建筑(601668)距离破发仅一步之遥
  • ·[图文]中国建筑:发行价边缘苦撑数天 终于破发
  • ·[图文]中国建筑(601668)濒临破发 危在旦夕
  • ·[图文]中国建筑:濒临破发 次新权重股重挫大盘
  • ·[图文]中国建筑(601668)破发在即 创上市以来新低
  • ·(路演)赛为智能:中国建筑智能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 ·[图文]中国中冶昨日破发 中国建筑大股东紧急增持
  • ·部分主动增仓个股一览:中国建筑第一
  • ·中国建筑60亿股解禁今上市交易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