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la觉得自己买房更多的是投资心态而不是自住,希望能分享房价上涨的收益,眼看着房价上涨不想干瞪眼。但自己的买房心态也不够理性,赶在了年底大家为搭乘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末班车又开始一窝蜂买房的时候,她担心自己是接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最后一棒
在房地产交易中心苦等了3个多小时后,Cila终于在中介的帮助下完成了房屋过户手续。她的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这天是2009年12月23日,距离年终尚有几天时间,Cila终于搭上了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末班车。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正式取消。如果年前过不了户就意味着要多交几万元的税款,这也是Cila先前一直担心的事情。虽说她作为买家不是纳税的一方,但谁都知道,卖家肯定要把营业税的负担转嫁到买家身上,Cila的上家也提出一旦政策有变,税负都要由买家承担。对于已经拿出全部积蓄,还向父母借了笔钱才凑够三成首付的Cila来说,多增加几万元也将是不小的负担。
庆幸的是,从去年11月底看中房子,到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审批贷款、过户等这些程序走下来一路顺利,让Cila赶在年前完成了平生最大的一笔投资。作为单身大龄女性的她买的是一间面积仅46平方米的小房子,总价在92万元,单价恰好达到了上海市的平均房价——2万元。对于买了2万元/平方米的房子,连Cila自己都感到惊奇——“几年前觉得1万多的房价都是天价,现在2万多元甚至都不觉得贵了,就是房子实在太小了。”
Cila从去年年中的时候就动了买房的心思。
有朋友劝她,作为女性,首要的任务是先找老公,房子没必要买,一旦买了房子,嫁人的心就淡了,更不着急嫁了。但感情上一直没有着落的她实在厌倦了一直租房的生活,这让她总感觉自己的生活处于动荡漂泊中,没有丝毫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而身边人的经历也表明,买房其实是眼下最成功、最合算的投资,比投资股票安全多了,过去十多年来,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直在涨,几乎没有跌过,而且越早买房越好。现在上海又在建国际金融中心,这房价能跌得下来吗?再不出手,说不定房价涨得更高……
思前想后,Cila下定了买房的决心。她想拿100万元去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这样父母以后过来也可以有住的地方。她计算了下,如果把贷款限制在70万元之内,这样每月的还贷压力以自己的收入尚可以承受。
去年7月份开始,Cila开始在自己住的周围看房。新房从一开始Cila就没有考虑:太远的地方上班不方便,好的位置又肯定买不起。Cila把目标放在二手房上。经过上半年的一轮上涨后,Cila发现以100万元的预算只能买到上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的老房子,那样的房子看了好多套,古旧的外表、脏兮兮的楼道、糟糕的房型让Cila都不满意。“拿100万元买一套这么破的房子总觉得不甘心”,一时间Cila对买房感到心灰意冷,看房的热情都没有了。
眼看着到了去年10月份,没想到,房价又开始疯涨,Cila心里也开始着急,“这一涨不知又到什么时候”,于是又急忙四处看房了。
这次Cila改变了原来的打算:既然买不到好的房型,那就把面积缩小一些,买“地段”吧,地段好的房子就算自己不住,出租出去收取租金也合算。这样,Cila看中了一处内环以内、地铁站马上要开通的地点,把地段确定下来后,已经高至2万元/平方米的单价让Cila发现自己只能买得起一室的房子了。Cila想,反正多数时候父母都不在这边,自己一个人住一室的也够了,而且一室户的无所谓户型,只要朝向好、通风好就差不多可以了。在经过了一番奔波后,Cila终于看中了一套装修不错的一室户,在中介的催促下,只实地看过一次房、房间细节都记不太清楚的她匆忙间下了订单,最终将这套房子买到了手。
自打成为了房奴,Cila坦言自己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是盼着房价跌,现在则是担心房价跌,盼着房价涨,与“无房族”站到了对立面。她觉得自己买房更多的是投资心态而不是自住,希望能分享房价上涨的收益,眼看着房价上涨不想干瞪眼。但自己的买房心态也不够理性,赶在了年底大家为搭乘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末班车又开始一窝蜂买房的时候,她担心自己是接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最后一棒。现在营业税优惠政策已经取消,她奉劝那些想买房的人,可以等政策效果显现、房价平稳之后再出手。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