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估计,近期信贷类产品将发生变化,换个角度看,或许这种产品将成为稀缺资源,再次成为稳健型投资者争抢的对象
但业内人士表示,信贷类产品是目前银行的主导产品,所以完全叫停的可能性不大
银信合作开发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马加鞭的发展势头,只要随便点击一家信托网站,就能看到各种名目繁多的信贷理财产品。普益财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信贷类产品发行超过1600亿。
如此迅猛的增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相关分析人士表示,今后该类产品发行量或将面临锐减。
监管:“三令五申”
近日,银监会规范信贷类产品的两个消息引起大家关注:一个是针对银行,要求未来理财计划不得推介、购买本行的信贷资产;另一个则是针对信托公司,要求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而这两条规定可谓是“殊途同归”,就是叫停银行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然后将募集的理财资金用于购买自身的信贷资产。
据记者了解,针对信托公司起草的这份《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讨论稿,已经下发到相关部门负责人手中征求意见。而市场种种迹象似乎也明显,监管部门即将对此类产品进行控制和限制。
“估计近期信贷类产品将发生变化,换个角度看,或许这种产品将成为稀缺资源,再次成为稳健型投资者争抢的对象。”聚财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林胡庆坦言。
叫停可能性小
“监管部门加强规范,主要还是出于信贷投放和风险管理的考虑。”林胡庆说,信贷资产不得担保,一旦信贷资产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作为投资者的代言人,却不能保全投资者的利益,会给银行产品造成冲击。
“监管部门的初衷应该是对产品进行规范,但不至于叫停。可能将会要求建立‘防火墙’,完善风险隔离机制。”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师李旸表示。
李旸分析,这两年,监管部门对信贷理财计划一直在不断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监管,目前的做法仍会是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再次完善。“毕竟信贷类产品是目前银行的主导产品,一旦全部叫停,对银行和投资者都有损失。”他说。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不断加强这类产品的监管,和今年该产品规模快速发展也有很大关系。
变通驱动业务
仔细分析一些研究报告,不难看到,目前信托资金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证券、银行、票据、信贷等多种行业。此外,近期通过房地产信托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资金相当庞大。
“信贷类产品在短期内多少会受到影响,但银行可以通过同业之间的合作寻求变通。”李旸指出,比如一家银行从信托公司募资,可以置换另一家银行的信贷资产包。
林胡庆同时表示,信贷类产品占的比例虽然较大,但银行也可以转去开发与股票二级市场、农产品大宗商品挂钩的相关理财产品。“通胀预期正在加大,所以可开发一些与国际农产品、大宗商品相挂钩的产品,来帮助投资者抵御通胀,这类产品应该会很受欢迎。”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