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理财产品成银行腾挪信贷规模“新宠”
发布时间:2009-10-26 22:03:08
 
文章内容

理财产品成银行腾挪信贷规模“新宠”

本报讯今年一季度发行的大量票据已于三季度到期,银行业人士预计未来票据负增长势头将减缓。目前,银行信贷资产转化为理财产品的现象趋于活跃,这种表内资产表外化的做法或将成为商业银行腾规模的“新宠”。

年底票据负增长预计减慢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一人士认为,一季度为票据融资增长的高峰期,票据期限一般为3-6个月,因此大部分一季度的票据已经到期,10月份以后每月到期的票据规模将减少。央行公布的每月信贷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票据融资增加1.71万亿元。其中,一季度票据融资大增1.48万亿元。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此前在深圳也发表类似观点,他预计11月、12月银行票据负增长将减慢。

票据规模萎缩现象已在公布的银行三季报中有所体现,民生银行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该行票据贴现规模萎缩近半,9月末票据贴现余额只剩下613.52亿元。

不过,9月份主要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骤降至24.4%还是令人费解,4家大型银行和13家股份制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只有1259亿元,政策性银行、城商行及农信社三类机构充当了9月份放贷的主力。

据记者了解,除了票据到期因素外,一些受资本金制约的银行纷纷通过信贷资产转让,以及将信贷资产转化为理财产品的方式减少风险加权资产,调整资产负债表,则是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规模萎缩的另一方面原因,

“信贷资产转让确实开始增多,但活跃程度赶不上2007年信贷紧缩时期。”交行深圳分行一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一些受资本金不足制约的中小银行在卖信贷资产,以调整贷款规模,提升资本充足率。

“不缺客户的银行愿意转让,缺客户的银行愿意买,转让的交易因此增多。”深圳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不过,信贷资产转让仅引起信贷资产转移,但并不会让银行总体信贷规模减少,“一笔贷款转让后,从转出方的资产负债表剔掉了,但是会在转入方的资产负债表入账,即使双方签了回购协议,也会在其中一方的资产负债表体现,不会就没了。”交行上述人士称。

理财产品成调规模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让贷款真正转移出银行体系的办法则是将其转化为理财产品,即表内业务表外化。据了解,近期已有越来越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来调节贷款规模。

据普益财富统计,9月人民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较8月大幅增加60%以上,10月这一趋势在延续,上周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83款,高过9月份前3周的单周发行量。其中,9月份公布募集金额的118款信贷资产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超过600亿元。

其中,9月发行的335款人民币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有193款投资于银行存量信贷资产。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人士道出了银行青睐发行此类产品的原因——银行将一部分存量贷款打包做成理财产品出售后,银行跟贷款客户的关系并未因此终止,事实上,银行只是将存量信贷资产暂时转让给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再继续为这位贷款客户提供贷款。这样可以一举两得,银行不需要再重复审核贷款,暂时转让又帮助银行达到调整贷款规模的目的。

银行人士预计,随着票据负增长减慢,银行将票据置换为一般性贷款的空间已经不大,信贷资产理财产品作为调节工具将会得到更多运用。尤其是一些资本金不足的商业银行。

银行将一部分存量贷款打包做成理财产品出售,银行跟贷款客户的关系并未因此终止。事实上,只是将存量信贷资产暂时转让给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再继续为这位贷款客户提供贷款。这样可以一举两得,银行不需要再重复审核贷款,暂时的转让又帮助银行达到调整贷款规模的目的。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图文]理财产品成银行腾挪信贷规模“新宠”
  • ·美元搅乱汇市 外汇理财产品再现“零收益”
  • ·[图文]部分外币理财产品收益不及定期存款
  • ·[图文]信贷类理财产品火爆发行藏隐忧
  • ·友邦华泰首只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获批
  • ·理财产品发行回落 信贷资产类产品受青睐
  • ·为新增贷款腾出空间 银行狂卖信贷理财产品
  • ·理财产品手续费可砍价 赎回费用无明确规定
  • ·首款白酒理财产品“疯”售 半天卖了两亿元
  • ·外汇“吃紧”外币理财产品收益或提升
  • ·下周仅28款理财产品在售 信贷类占绝大多数
  • ·银行理财周评:本周信贷类理财产品仍唱主角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