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8000亿信贷涌入房地产 各大房企应对有招
发布时间:2009-7-23 16:59:00
 
文章内容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半年8000亿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银监会开始收紧链条。政策转向风声鹤唳,各大房企表面上都唱好市场,但应对的方式却各自不同。以拿地为例,激进与稳健截然不同。上半年万科90亿拿地15块,堪称“地主”;保利46亿搞了4块居第二。而雅居乐、中海、招商一地未购。就算是恒大,也倾向于在二级市场拿地,一级市场拍卖还是贵了点。

但“融资-圈地”的链条再次启动,上半年大房企还是获得了500亿融资。十大标杆房企的总市场占有率也从2008年底的7.92%上升至10.54%。相对于大型房企持续的扩张,中小房企忧心忡忡,它们只有在夹缝中求生存。

冲动是魔鬼,太保守也要吃亏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半年标杆房企土地总体减少2.5%(相比年初水平),万科土地储备增加比例最高,为3.2%。但万科是10家房企中土地储备量最少的公司,去年年底至今年6月,其土地储备量一直维持在3年销售量的水平。

在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中,万科,保利投入较大,而大部分标杆房企仍表现谨慎。从购地个数来看,万科以15块的数量领先众房企,保利4块居第二。除雅居乐,中海,招商未购地外,其余开发商拿地数量均在2块左右;从金额来看,万科以90亿领先,保利46亿位居第二。

“万科已经错过了拿地的最好时机”,万科高层自己也承认。中信证券的调研显示,2009年4月前,万科和诸多开发企业一样,无法就地价和政府达成一致,以至于在2008年10月-2009年4月间一共只获取了2幅小地块。而这半年正是房地产蛰伏而后复苏的重要时间窗口。

到了五、六月,万科终于惊醒,以70亿的代价获取了321万平米的土地储备,楼面地价平均为2186元/平方米,基本和公司历史上土地储备价格持平。

中信证券研究员陈聪认为,从土地储备分布来看,本轮拿地周期中,万科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拿地,显示出一线城市竞争激烈。

“看好地产股的逻辑就是信贷和货币政策的推动。当前的主要风险也集中于此。”在对万科进行调研之后,中信证券研究员陈聪最后隐晦点了一句,政策转向的风险巨大。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为5381亿元,同比增长32.6%;个人按揭贷款2829亿元,增长63.1%。由此,上半年进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超过8000亿元。

这引起了银监会的高度重视,先是6月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而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表示,要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政策转向让房企心惊胆战。

相比之下,万科董事长王石最尊重的对手中海,发展更加稳健。目前中海地产拥有土地储备2359万平方米,对应土地平均成本约1900元/平方米,而且有不少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好地段,足够中海6年发展需要。

“融资-圈地”链条再次启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最后盛宴

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这是目前很多开发商的心态。

“《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的出台,就是希望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挤出当前房地产泡沫,以此来保证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学家易宪容表示,从历史经验看,房地产泡沫的出现都与银行信贷过度扩张有关,都是住房投资性过度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房企加紧融资步伐。中原数据显示,上半年十家标杆房企中有六家获得各类融资,共计505亿元,相当于十家房企上半年销售额的34%。其中有300亿元为绿城及雅居乐所获的银行授信额度。

中原地产研究员刘渊表示,由于融资的便利,开发商已重启“融资-圈地”的运作链条。伴随土地市场的持续活跃,这一趋势在未来还将以持续。下半年有融资计划的企业包括复地,招商等。

重新开闸的A股也成为争夺焦点,近日中国建筑正式IPO之后,包括上海绿地集团、首创集团、联想融科地产、广东龙兴集团、富力、珠江、合生、新世界等14家地产公司都在积极筹备A股上市。

“尤其是具有融资优势的国企背景企业,下半年房企仍将在土地市场大显身手。”刘渊预计。

大房企弱市中吞并市场中小地产商夹缝中生存

房地产的扩张与集中正在悄悄地进行。过去几年中,不论市场繁荣或低迷,标杆房企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稳步上升。金融危机之下,步伐更是加快。

按销售金额计算,十大房企的总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底的7.92%上升至10.54%。虽然10家标杆房企整体份额上升,但行业领头羊万科却是唯一市场占有率下跌的公司。中原认为,库存中尾盘较多、新增供应相对偏 少 是 万 科 未 能在此轮反弹中继续扩大份额原因。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表示,中小地产商受自身资金实力限制,尽管对看好后市,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举措相对谨慎。面对政策可能的调整,中小地产商不约而同,对市场采取谨慎、稳健的应对策略。

在刚刚公布的半年报中,湖北福星股份坦承,目前公司主要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土地储备相对较少,二是随着公司在建项目与开发面积的增加,将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福星股份显然不能和地产大佬拼资金、抢地王,其应对举措是: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及土地交易市场情况,加大“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项目的推进力度,把握时机增加土地储备;多渠道筹措资金。

重庆渝开发也表示,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土地、项目储备不足;难以形成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持续效应。渝开发并不倾向于参与土地拍卖,而表示将在已获得土地和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以获取一批“短平快”项目。

而6月5日刚恢复上市、转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万方地产显得小心谨慎,其半年度报告称,在快速回暖的背后有通胀预期和投资性需求成分在其中,公司对于房地产后市发展持谨慎态度,行业短期内过热必然会带来行业自身的调整,不能排除国家会出台相应政策及措施给房地产降温,应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8000亿信贷涌入房地产 各大房企应对有招
  • ·中国5月增持美债380亿 总量首破8000亿美元
  • ·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债首超8000亿美元
  • ·中南建设上市两天即谋定增8000万股融资
  • ·迈克尔·杰克逊追悼会门票炒到8000美元
  • ·[图文]中国银行(601988)8000亿资金今解禁 高开
  • ·广州市劳模奖金提高至18000元/人 全国最高
  • ·3月信贷增势不减 新增量或接近8000亿
  • ·嘉陵期货惊天大案将谢幕 曾挪用客户8000万
  • ·未来30年A股至少涨到48000点 媒体评:雷人
  • ·[图文]茅于轼称起征点8000都低 应提升到一万多才对
  • ·房贷利率降至房改来最低 50万20年省8000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