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业内人士:理财产品应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发布时间:2009-7-17 18:53:45
 
文章内容

15日在两岸三地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经过去年下半年理财产品“亏损风波”之后,商业银行需要对银行理财客户实施差异化战略定位,最大限度保证客户的理财资金保值、增值。

推进差异化竞争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认为,银行需要对理财客户进行细分,制定更加明确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定位。

“银行理财业务要回归到稳健审慎的主题,必须重新考虑银行理财业务的重新定位。”

他解释说,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重新定位,关键是将银行财富管理的客户、产品差异化。“最近银监会出台了一些规定,对投资产品进行了细分,对有无经验、有无能力、有无风险的客户进行差异化管理,对理财产品进行进一步差异化区分。基本的原理就是银行去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实力、风险偏好,要评估签订合约的有效性和客户对合约的理解能力。”

中国银行副行长周载群指出,在产品的销售阶段,一些银行并没有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经营模式。大多数银行以理财产品销售为主要盈利方式,以销售业绩作为理财人员工作表现及薪酬的主要指标,忽视了客户需求和客户资金的安全,没有将适宜的产品推销给适合客户。

进一步规范理财业务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理财业务是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发展最快的创新业务之一。据银监会统计,目前内地开展理财业务的中外资银行共计83家。截至2008年底,内地银行业理财业务募集资金总额达到3.7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幅超过300%。

虽然财富管理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服务和财富管理手段等较为滞后。

杨再平透露,去年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亏损比例只有1.7%,但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最近监管机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进行规范。而中国银行业协会也正在加紧制定个人理财业务客户风险评估问卷统一模式、统一模板和营销宣传示范文本,规范会员单位理财业务的营销行为。

与会人士指出,一方面少数理财机构的产品设计人员、销售人员存在着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许多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对理财产品理解不深。因此对于财富管理而言,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风险教育,以及市场监管甚为重要,信息披露制度应该不断完善,对投资者加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应该使产品卖者有责,提高市场的安全性。(张朝晖)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业内人士:理财产品应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 ·业内人士曝保险行业黑幕:30%提成用于贿赂
  • ·业内人士透露 “便宜油”可能有猫腻
  • ·油站价格大战继续 业内人士称油价还会下降
  • ·A股深跌退守千九 业内人士认为“完全正常”
  • ·房贷细则看不懂 业内人士:适应至少一周
  • ·业内人士:热钱撤离或是伪命题 撤离动机不足
  • ·业内人士:债基可作为居民理财常规配置
  • ·谁人欣喜谁人愁业内人士:油价后市分歧依然大
  •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还会持续一年以上
  • ·业内人士提醒:买基金首先要了解基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