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业内人士:热钱撤离或是伪命题 撤离动机不足
发布时间:2008-11-4 15:42:28
 
文章内容

近来,一些机构再度发表“9月热钱撤离中国”的言论,认为今年上半年以来热钱的净流入趋势已在9月下旬发生逆转。但分析人士指出,从热钱流出的时点、撤离后的去向以及热钱的构成来看,热钱撤离中国或是一个伪命题。

撤离动机不充分

招商证券谢亚轩表示,热钱流动一般会影响汇率。若热钱在9月份开始撤离,那么人民币汇率应该出现贬值。但外汇局数据显示,8月22日至今,美元对人民币的收盘价从6.8349升至6.84。在此过程中,汇率并没出现明显波动,不支持“热钱撤离”的说法。

他认为,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暂时处于停止升值状态,但美国近期大幅降息至1%,而中国存款利率仍在3.5%以上。8月份以来,欧元对人民币已经贬值近20%,而且仍处于下降通道中。因此,意在无风险套利的那部分热钱撤离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8月中旬,不少外资大行就“先知先觉”地发布报告称,央行年内将降息数次。若流入的国际热钱是无风险套利资金,随着套利空间的缩小,如欲出逃,应该选择在降息之前,携最大收益撤离,但8月外汇储备中“不可解释部分”并未大幅减少。

分析人士认为,即使热钱撤离中国,其去向也是一大疑问。从投机的角度来看,热钱可流出中国,做空国外市场。但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英、日等多数国家都禁止投资者沽空股市。此外,热钱回流救主,抄底海外市场的迹象似乎也不明显。

需要再认识“热钱”

目前,市场对于“热钱”话题仍争论不休。有关人士表示,热钱规模究竟有多大,热钱是否都是国际套利资金,热钱的流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这些问题都有待重新认识。

谢亚轩表示,从10月29日央行公布的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并不存在“不可解释”的部分,这与上半年热钱大举流入中国的市场传言大相径庭。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外汇储备并不等于FDI流入额加上贸易顺差;二是除了以上两个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也会对外汇储备产生影响;三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之外的项目,如汇兑损益等也会影响外汇储备。

另外,据有关机构测算,今年上半年有大规模热钱流入,但国内资本市场却未有任何反应。因此,谢亚轩对目前市场流行的热钱测算工具及热钱规模深表怀疑。

上海富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坚表示,从2004年、2005年开始,有不少资金流入中国,业内视之为“热钱”。但要看到,这些流入的“热钱”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居民自己的钱,这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无法体现。他介绍,国外套利热钱一般都以稳健为主,设置好进出时间,这部分资金应该已在国内股市、楼市以及人民币走高的顶部撤离。另外一部分是近年来国内民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时为了避税留在离岸账户上的资金,在人民币开始升值之后跟随国际资金流入,这部分资金是不会轻易撤离的。

[责任编辑:robinchen]


相关文章
  • ·业内人士透露 “便宜油”可能有猫腻
  • ·油站价格大战继续 业内人士称油价还会下降
  • ·A股深跌退守千九 业内人士认为“完全正常”
  • ·房贷细则看不懂 业内人士:适应至少一周
  • ·业内人士:热钱撤离或是伪命题 撤离动机不足
  • ·业内人士:债基可作为居民理财常规配置
  • ·谁人欣喜谁人愁业内人士:油价后市分歧依然大
  •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还会持续一年以上
  • ·业内人士提醒:买基金首先要了解基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