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该拿1000万美元。糟糕的是,我老板不这么想。但我想知道,他是不是应该改变主意了。
没人会在自己的账本和银行账户之间犹豫不决。奥巴马“枪毙”奖金时可没犹豫,问题是,其他人呢?据我所知,许多银行家和交易商都很害怕。事实上,那些从未奢望能拿7位数高薪的普通美国人也有这种担心。美国人痛恨华尔街那种把国家推至崩溃边缘的贪欲,但如果没有次贷危机,他们自己对财富或者追求财富的想法也充满热爱。这种矛盾难以协调。政府在薪酬问题上的介入是给干涉私人企业开了先河,这也是多数美国人的梦魇。更好的办法是通过提升股东话语权来改革公司董事会。就这样让业主自己看好企业,不让它们引诱员工冒过高风险。
·瞄准靶子
政府和国会显然已经做得过火了。并不是说华尔街薪酬模式不需要修改。薪酬是管理学和人性的基本准则,要改变行为必须首先改变动机。金融危机显示,华尔街的行为模式需要改变。比如,公司需要从把奖金与短期利润挂钩回到工资与长期价值挂钩的模式。同样值得重视的是,薪酬应该与公司的总盈利而不是个人业务表现挂钩。
·回到幕后
政府应该做的是鼓励变革,而不是强制推行。拿限制过高薪酬来说,政府援助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拿数千万美元薪酬,普通人肯定对此恼火不已。但华尔街并非人人都能得到这种好处。大多数人挣的是6位数的工资,很少能等到百万美元年薪的日子。也就是说,薪酬“过高”的标准很难定。例如,奥巴马政府就提出,年薪高于25万美元的就是富人了。这在爱荷华有可能,但在纽约和洛杉矶这样的大都市,连学校老师都能拿10万美元的年薪。这就引发了疑问,谁才是政府所规制或领导的对象?当然,接受政府援助的银行,如花旗、美银肯定是罪有应得,因为它们挥霍了纳税人的钱。
·滑坡效应
政府一旦陷入了滑坡效应,就有了继续干涉其他行业薪酬的理由。毕竟,许多机构都受到了政府援助,比如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所属的机构。如果政府在限制方面跨得太远,就会引发反弹。几个月前,美国参议院刚公开透露,有AIG集团员工以死谢罪,国会还威胁对部分薪酬施加90%的重税。然而,衰退最终会结束,恐惧会再度让位于贪婪。如此一来,无须政府鼓励,美国人就会重归逐利的轨道。
不是每个人都怀有百万富翁的梦想。然而,美国人都希望有这个机会。只有确保我总有一天能够挣到1000万美元奖金,我才能安心入睡。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