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投资谨慎难显赚钱效应 投连险陷入尴尬境地
发布时间:2009-5-21 22:48:59
 
文章内容

  投资谨慎难显赚钱效应

  投连险投连险,终究是主打投资为主的险种。强调投连险的保障功能,永远只能是锦上添花。1999年投连险首次问世之后没多久便遭遇了之后持续数年的大熊市,能够在投连险中赚到钱的保户少之又少,反而是闹出了不少纠纷。

  许是对此引以为戒,后来大量推出投连险的保险公司,在投资风格上倒是稳健了许多,严格控制股票投资的仓位。

  稳健,对保险公司经营固然不是坏事,但是在代客投资上,过于谨慎就是大毛病了。2006年,A股开始复苏,上证指数一路由1000点上涨至6000点,这期间,遇上明星基金,涨幅煞是了得,但投连险呢,大多数依旧是那不温不火的样子,往往是股市指数已经涨了100%,而对应的股票型账户不过上涨了50%-60%,如此磨磨蹭蹭的赢利率怎能让急于赚钱的投资者满意?

  其实,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投连险都采取多账户制度,往往既有激进的股票账户,亦有保守的债券账户,当中一般还有一个混合型的账户,其产品线和基金并无两样——既然已经提供了不同风险的账户供投资者选择,那么每个账户就应当恪守本分,做出该有的收益同时承担对应的风险才行,而一些公司的激进型投连险账户业绩还不如相对温和的混合型基金,这的确是让人难以接受——投资者不愿捧场也怪不得他们了。

  只有销售没有营销

  投连险和基金都是金融产品,但是比较这两者的市场推广措施,人们就不得不用“简单粗暴”来形容投连险,而投连险难以博得投资者的好人缘亦是顺理成章的了。

  投连险怎么卖?代理人和银保渠道的推销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具体是以切身为投保者考虑提供更合适的理财产品,还是掩盖实情、欺瞒误导,把客户“忽悠”进来了事?这就完全看销售人员的职业操守了。事实上,正是大量投连险销售中的误导,尤其是强调投连险是“基金加保险”没有风险的说辞,让许多投保者对其寄于过高的期望,而一旦遭遇损失后,自然因为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而对投连险评价大减。

  投连险除了“卖出去”外还该干什么?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卖出去”似乎就是投连险的最后工序了,似乎除了按规定在官方网站和指定媒体披露最新的账户净值外,投连险背后那一个个客户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对于投连险的投保者而言,大把资金委托给了保险公司,很多时候却连投连险的管理者拿了这笔钱去做什么,到底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都不甚了解,这又怎么能让投保者放心呢。

  与此对比,基金显然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从诞生伊始,基金公司便将投资者教育视作重中之重,不仅是纷纷撰写各类普及型的文章帮助基民树立长期投资的正确观念,采用漫画、小故事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普及相关的投资知识,还每季度披露最新的投资组合、阐述对于投资市场的最新判断等等,这使得在投资者面前,基金的曝光率和眼熟度远远要高于投连险。更何况,除了通过撰文形式进行投资者教育外,基金公司更是组织了大量的讲座与基民互动,平常那些操持基金的基金经理们亦会在讲座中露面,与基民分享投资心得,在市场低迷期,互相沟通,基金经理人的诚恳态度最终博得了不少基民的支持,基民的坚守甚至加仓,使得基金在市场回暖时表现愈佳。

  是的,套用一句营销杂志上常用的评价:投连险往往是只会销售不懂营销,而基金则是销售营销两不误,在这轮长跑中谁能占据优势?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投资谨慎难显赚钱效应 投连险陷入尴尬境地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