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让投资者打了个“冷颤”。刚刚结束的第六届理财博览会相比去年冷清许多。当前投资者“保本”的呼声越来越高。
稳健型产品受宠
据Wind资讯和第一创业证券最新统计,上周市场上共有23家商业银行发行10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主体银行的数量有所恢复,但并未带来产品发行数量同幅度的增加,可见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发行日趋谨慎。
“信贷资产类产品和债券票据类产品是未来主流的投资标的,而结构性理财产品及QDII理财产品则会被冷落。”第一创业证券分析表示,前几个月,保本固定型产品主要以外币投资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如今,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和债券票据类产品也采取保本固定的收益兑付方式,因此,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数量近来有所增加。
普益财富报告显示,10月份,国内36家商业银行发行的票据、债券和信贷资产等稳健型理财产品,其市场占比高达98%。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危机的“寒风”劲吹了几个月,银行理财市场上,惟有稳健型理财产品“屹立不倒”,外币理财产品风险加大,人民币债券、票据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是主流。
QDII跌至“2角”区间
“不要说中资银行,现在外资银行也不再做QDII产品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一位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代表向记者表示,QDII产品目前受到些许“歧视”。
她向记者表示,一方面QDII结构性不保本产品普遍出现亏损,甚至容易放大亏损,投资者已经不感兴趣了。此外,银监会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能再推出新的QDII产品之后,国内QDII产品发行市场已经进入冰封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其中有3款汇丰银行“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挂钩”系列产品跌回“2角”区间。
“没办法,行情逼迫银行必须十分谨慎,主推债券、票据和信贷资产等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产品,收益率虽低,至少本还能保得住。”诺亚财富管理中心首席投资分析师表示,“或者推些简单的结构性产品,挂钩利率、汇率的低收益产品。”
该理财师有些无奈地表示,“这些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是市场需求,不能逆市场而行。现在推QDII,市场不接受,投资者也不欢迎。”
普益财富报告分析,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逐渐凸显,并将持续下去。若将银行票据类产品包装成短期理财产品,风险更小,不失为良策。
人民币理财产品向好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李要深说,在这个时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优势。海外市场已经不如人意了,将资产转向国内市场是明智之举。
据悉,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持续攀升,外币产品相对萎缩。在前期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利好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价值更加显现,其走强势头依然存在。
财商人生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上海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文谦表示,如美元澳元结构性产品,风险性较大,澳元近日跌得很厉害。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80%左右都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外币种产品也转向以人民币为主,人民币理财产品能抵抗市场风险。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