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投资者坐了一回从升息通道到降息通道的“过山车”,从9月16日开始,央行在两个月内的三次降息让不少人改变了投资策略。由于担心继续降息,不少市民干脆选择了最保险的定期存款,与此同时,几乎不受降息影响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也出现热销。
银行定期存款再次转暖
昨天,家住杭州朝晖小区的退休工人蒋大伯到银行将刚到期的半年期理财产品换成一年期定期存款。“报纸上说明年还要降息,银行的人说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想来想去还选定期存款最牢靠。”蒋大伯说。
记者从杭州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9月份以来,杭州的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据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统计,和9月份相比,10月份的定期储蓄增量占当月全部储蓄增量的81%;而和年初相比,10月份定期存款在所有存款中的占比增长了7.26%,这一增量几乎是前两年的两倍。
“我们的定期存款量同比也出现了较大增长。”工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个人金融业务处的章景勉说。
而在定期存款中,选择中长期存款的投资者也有增多的迹象。
“对于追求低风险的普通市民来说,存款仍是不可替代的品种,”章景勉说,但没有必要选择三到五年这样的长期存款,因为无论是升息还是降息,都有一个周期,应该不出五年就能再次升息。”
农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的理财专家表示,存钱也要讲究技巧,可以选择“四分法”定期存款和“月月存储”的组合方式,尤其是针对金额较大的存单,完全可以拆分为等额3个月、6个月、1年、2年等,以备对资金的不时之需。此外,还可以通过分割存款的方式规避收益风险,比如5万元的存款可分成两三笔资金存入银行。这样既可以根据对降息的预期选择不同的存款期限,也不会在提前支取时影响全部的定期利息。
以“天”计时的理财产品成热门
受到降息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中长期理财产品。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短期理财产品作为首选。上周,杭州市场上有一半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都不到3个月。招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经理阮肖林说,目前最受投资者欢迎的是3个月期限的票据和债券型产品。
甚至有越来越多的短期理财产品,开始“按天计算”。如农行的“本利丰·安心得利”理财期限短到28天;中行推出的搏·弈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分别为14天、21天。招行私人银行则推出期限更短的“债券赢”7天理财产品。工行也将在近日推出为期7天的超短期产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短期理财产品适合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如果有大量资金长期闲置,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就远不如存款划算。例如,投资者有10万元资金在1个月内闲置,存银行活期只有0.72%的年利率,而购买某款1月期的理财产品,可能有近2.5%的年化收益率。但如果这10万元一年内闲置,那么一年定期存款3.6%的收益显然比短期理财产品更划算。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