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失宠” 现大范围亏损
发布时间:2008-11-9 20:40:17
 
文章内容

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失宠” 现大范围亏损

日前,针对银行机构性理财产品出现大范围亏损的现象,中国银监会加强监管,并下发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重点对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自查。而记者在走访时也发现,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在规避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目前在银行的身价已日渐势微。

银监会:部署产品自查工作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近期在2008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上指出,银监会已重点部署了对商业银行开展结构性理财产品自查、下发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等工作。

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近期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一些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尤其是结构性产品亏损比较严重,引发了一些投诉有关。广州一家商业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银监会此时出台这样的通知目的是为了提早控制风险,防范于未然。据悉,为追求高回报,国内外汇理财产品以结构性产品居多。截至目前,已经到期的大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均未实现预期收益,收益很低甚至为零,还有部分不保本产品本金出现亏损。

银行:规避结构型理财产品

一方面是是银监会的严厉监管,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对结构性产品的热情也锐减。有关报道指出,从9月份开始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减少,10月份相比8月份减少了一半。11月份外汇理财市场100多款产品中,仅剩下14款浮动收益的结构性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一家外资银行,国内银行几乎全面退出了高风险、高回报的结构性理财市场。在金融市场动荡之下,银行已经开始规避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风险。

对此,记者采访了广州某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林女士,她表示,在全球金融市场振荡的今天,再频繁推出高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显然不合时宜,所以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是我们对客户的主推产品。另外,对于银监会的通知他们内部已经在会议上学习和讨论过,到时候会根据总行相关要求进行改进,“尤其是风险教育这一块”。

而记者日前到广州多家银行的网点走访也发现,客户经理目前向顾客推荐的产品已经少有结构型理财产品了,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债券型基金、人民币保本产品和分红险等较保守的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图文]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失宠” 现大范围亏损
  • ·光大银行结构性理财品巧打“奥运牌”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