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A股市场昨迎普涨,但对于投资者而言,个股的短暂繁荣走势无法给其带来超额的收益,在货币政策转向几成定局的背景下,政策面是否就此明朗,市场是否会再度走强至关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货币政策走向,使得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趋于明朗。”在光大证券分析师滕印看来,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昨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走升。而在11月宏观数据出炉前夕,10日晚间央行再度动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调控流动性。“与此前市场盛传的‘加息’相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力度小于预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沪深股市延续反弹。”
申银万国分析师魏道科也认为,市场曾预期上周末可能会加息,实际上央行只是宣布年内的第六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是利空消息,但比预期的略好。虽然未来加息的预期继续存在,但短期环境并不是很差。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宏观政策基本取向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多方试图就此掀起反弹行情。
不难看出,自2009年8月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已逐步朝着回归常态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来,央行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先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10月宣布近三年来首度加息。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表明了央行回笼货币流动性的意图和应对通胀压力的决心。
尽管央行的一系列举措并非直接针对资本市场,A股市场的运行特征仍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股指数出现震荡调整,而以新兴产业为主的中小板、创业板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市场表现的分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预期。
依据对历史上货币政策变动与证券市场走势关系的研究,滕印分析认为,一般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应全局性的牛市或阶段性大行情,“紧缩”货币政策对应熊市或阶段性大调整;而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期间,市场通常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震荡。A股市场近期走势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
中金公司则认为,市场对于后期政策的预期仍是主导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但在未来政策明朗之前,市场保持箱体震荡的格局可能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而随着对于加息时点预期的明朗,市场可能出现一轮反弹。
“从中期看,央行是否在年内加息,可能会使得市场演绎出不同的走势。如果央行在年内加息,则我们认为市场中期走势将更加稳健,股市反弹的持续性和幅度会更大。这是由于投资者对于政策滞后风险的担心会有所下降。而如果年内不加息,市场在年底前后也可能会有一波反弹,但是最终涨幅和持续性可能会显著小于前一种状况。”一言以蔽之,中金公司认为反弹可持续性取决于加息与否。
“从周一的走势看,行情已经起来了,在货币政策变化明朗后,相信短期内市场有进一步的表现。”一位私募人士昨日盘中表示,由于前期的快速大幅下跌已经部分释放了市场风险,A股市场可能在“利空出尽”效应的刺激下,迎来阶段性反弹,此次建仓机会或许将持续到明年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