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魏玉卿 发自北京
由于11月CPI同比上涨5.1%,所以尽管上周五晚间存准率已上调至18.5%,但通胀压力的上升似乎还是强化了加息预期。但周一的市场,给了“加息恐惧症”一个正面反应。沪、深两市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报收于2922.95点,上涨81.91点,成交1618亿元。
“市场对加息的关注度太高了,利率上调一点会产生多大影响?但还是需要照顾到资本市场的情绪。”上周日,某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私底下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情不自禁地说。
“对加息的关注应淡化”
信诚基金投资总监黄小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对货币政策的关注不是特别大,唯一担心的因素是是否会有密集型的紧缩政策出来。”
“明年的经济形势还是较为明朗的,一是经济增长较为稳定,二是流动性不会急剧收缩。”他继续说道。
沪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电话里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无论是通胀率高还是加息的预期,这些实际上都无碍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市场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也很有信心,长期来看,在全球所有的经济体中,中国经济是最值得看好的。”
同时,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结束,大成基金认为:“明年的投资机会可能主要集中在农业、民生、节能减排等领域,新兴产业中将涌现出一些高成长的公司。在政府力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明年的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从记者和一些基金经理的交流来看,在他们眼里,无论是年内加息,还是明年加息,加多少次息,似乎已不那么重要。因为“长期来看,在全球所有的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是最值得看好的”。所以,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结束,明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在下个经济周期中抓住机会”,才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
寻找下个经济周期的“万科”
谈到当下最关注的问题,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这样表示:“在上轮经济周期中,房地产大发展。投资者抓住了万科这样的股票,就等于是抓住了上轮经济周期。同样,要抓住下轮经济周期中的‘万科’,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事实上,无论是在2800点、还是2900点的位置上,我们投资者或许不需要再那么恐惧。某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在近期的一个公开场合表示:“从各种可以信得过的统计指标上来看,资本市场处于长期以来难得的一个健康情况,不存在泡沫。”而在此之前,其很少对中国资本市场做出如此确定的评价。
他表示:“我们的市盈率,从股票市场上看是难得的这么低的。就算是18倍的静态市盈率,美国大约15倍、16倍,印度28倍,我们横向比较是健康的,纵向比较也是健康的,因此我不担心资本市场。”
对于明年股市的判断,黄小坚表示:“今年以来的市场波动都比较大,这和经济形势以及调控政策相吻合。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CPI走势不会明显降低,这将导致明年上半年的政策基调还是调物价,控制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上半年的政策很可能还是会偏紧。而明年下半年的走势,则要看通胀形势,如果物价出现下调,那么政策的重点会转向 ‘调结构’。因此,我们认为,明年市场的走势更加受制于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很难出现大行情或大熊市,仍将保持箱体震荡格局。”
“明年市场仍是结构性机会。主要是挖掘具有成长性的个股。在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成长性企业作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最可能抓住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因此投资于这样的上市公司,最有可能充分分享中国经济持续成长带来的巨大机会。”他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