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市场又现重大利好 跨年度行情或悄然孕育
发布时间:2010-12-19 19:24:46
 
文章内容

  南京证券:指数难上3000点 关注个股行情

  本周一A股市场在政策"靴子"暂时落地的刺激下,放量上涨,一举突破2900点关口。周二上证指数虽受制于30日均线反压,股指窄幅震荡,但市场热点仍较为活跃,农业、建材、智能电网等板块表现抢眼。我们认为,短期市场仍会小幅走高,但困扰市场的紧缩阴影难消,指数不具备大幅走高的基础,预计未来市场特点仍是个股行情。

  过度悲观预期或继续修复

  首先,短期加息概率减小,市场迎来相对宽松的时间窗口。上周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CPI达到了28个月以来的新高5.1%,超过市场预期上限,为此,央行年内第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此次紧缩的力度却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可以看到,由于全球低息环境未改,央行在调控时手段明显有所顾忌,趋于缓和,"缓加息、多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了当下不得已的选择。而由于行政价格管制以及短期的市场治理,近期蔬菜价格回落明显,12月CPI环比下降将成为现实,再度突破5%的可能性较小,年内通胀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这个角度而言,12月下半月央行再加息的概率较低,这也为近期大盘迎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局面。

  其次, 货币调控目标设定或好于预期。2010年12月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将由目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让市场预期趋于悲观,市场由此预期明年新增信贷目标在6.5万亿-7万亿之间,悲观预测者甚至估计只有6万亿。如果按照最为悲观的情况预计,则明年信贷增速只有不到13%,而参照2010年全年新增信贷7.6万亿的假设,全年信贷增速为19%,那么,其紧缩力度确实十分明显。但是据最新消息显示,明年新增贷款目标或仍为7.5万亿元,那么,对应的新增信贷增速接近16%,整体增速虽趋于紧缩,但明显好于市场此前预期。另外,据权威人士透露,明年M2增速目标降至16%左右,按照GDP与M2之间1:1.6大致关系,则GDP增长幅度预计仍将达到9%-10%,经济继续处于稳步增长阶段。由此可见,明年货币政策调控并不会弱化保增长的目标。

  紧缩阴影制约反弹空间

  虽然年内加息的概率较小,但我们认为,明年初加息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这主要源于对本轮通胀的根源及趋势的判断。从本次通胀的根源上看,货币泡沫催生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导致生活成本全面上升形成物价泡沫。刘易斯拐点出现,中国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依赖劳动密集型发展的农产品价格面临刚性上升压力,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上涨正形成输入型成本压力。不加息将导致负利率不断扩大,加息又会引致成本进一步上升,治理这类通胀难度极大。

  尽管短期的价格管制使得农产品价格回落立竿见影,但成本刚性上升封闭价格回落的空间,而明年一季度在春节假日效应及翘尾因素的综合作用下,CPI继续冲高的概率较大。除此之外,由于美联储实施QE2,全球范围低利率环境以及美元贬值趋势,已经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近期不断上涨,基本金属铜创出历史新高,原油价格步入上升通道迹象明显。2003年至今,油价同比涨幅与PPI相关系数升至0.78,油价同比涨幅与3个月后的PPI相关系数达到0.8。从8月份开始,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明年上半年国内或将面临农副产品价格居高难下、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以及翘尾因素高企的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因而,防范通胀稳定价格仍是中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为抑制通胀,央行在一个月之内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消息人士称,10月被央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的银行,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执行期限将延长三个月,由此可以看到,央行已经在为明年一季度的流动性管理打出提前量。我们判断,明年初,央行会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由于遭遇"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困境,虽然会慎用,但CPI高居5%背景下,加息一、二次应是大概率事件。

  综上所述,由于前期市场对于货币紧缩政策预期过于悲观,股指也以较大的调整来宣泄了对利空的预期,而短期由于货币紧缩政策低于预期,给市场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股指进入修复期。不过,基于明年一季度国内通胀的严峻形势,不排除央行采取超预期的货币紧缩措施,市场无形中仍面临一个天花板压力。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市场仍将以区间震荡为主,上证指数3000点之上的压力不容小觑。

  银泰证券:站稳3000或可演绎跨年度行情

  受政策基调明朗、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以及央行调控力度弱于预期的影响,本周大盘一举突破前三周的整理平台,站稳2900点关口;尽管周二暂时受阻于30日均线,但我们预计行情仍将持续活跃,大盘或将呈现稳步攀升的特征,而若能站稳3000点,则大盘或可演绎跨年度行情。不过,临近年底,机构资金存在回笼、结账、布局明年行情的需要,因而指数的绝对涨幅相对有限,更多的机会应该仍是结构性的。

  宏观调控政策相对中性。2011年政策的紧缩力度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大,而是强调了"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之中,把"稳增长"放在首位,这表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第一要素。而"管理通胀预期"排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后的位置,凸显只有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谈调结构、防通胀才有实际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宏观调控政策较为中性,且兼具灵活性。

  货币政策没有急转弯。稳健的货币政策,表明管理层高瞻远瞩地看到全球危机时代尚未过去,目前仍需放缓政策收紧的脚步,以对政策的效果和海外危机的演绎进一步确认,从而避免重现08年政策收缩叠加海外危机爆发的教训。一方面,在实际调控节奏上,管理层增强了灵活性,腾空出足够的回旋余地,争取主动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意味着中国回收过多流动性的努力,还将面临很多客观挑战,或者说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局面还将延续。有消息称,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或在16%左右,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目标规模也可能为7.5万亿左右等。

  防通胀退而求其次。尽管11月CPI数据大幅超预期,达到5.1%,但并未如07年一样逼近社会容忍的底线,更多的只是"稳增长"和"调结构"过渡期产生的局部问题而已。这其中并不完全是因为货币政策宽松的原因,还有市场供给不足以及市场机制缺失而造成游资炒作的原因等。因此,央行选择了准备金工具而非加息,说明管理层对于12月份CPI的控制充满信心。同时,管理层担心继续加息会影响明年经济的平稳复苏,以及加息导致的热钱涌入也有可能抵消紧缩政策的效果。后期政策出台还需等待12月份乃至明年一季度CPI数据的出台,届时才能确认通胀的趋势并决定相关政策的力度。我们认为,到春节之前,央行都会慎用加息工具,而更多采用数量化调控工具。而即使再度加息,也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的来临,因为调控已接近阶段性顶点。

  从11月份公布的各项主要经济数据来分析,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健康良好,显示出经济复苏的内生性动能增强,进出口数据、投资数据和工业增加值比预期要好,这为明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鉴于A股目前的市场估值远低于2008年,而流动性则远高于当时,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大盘或将逐渐重拾升势。

  我们认为,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之后,市场风险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当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并逐渐释放。数据显示,目前A股的交易账户占比达到11.16%,接近中低风险区域,产业资本的减持规模持续缩减,也表明市场风险有所释放;而同时,蓝筹股的估值已经接近1668点的水平,事实上10倍的市盈率水平在历史上已多次被证明是中线买进机会,故中长期投资价值已逐步显现,预计自本周开始的估值修复行情仍将延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情转向的初期,市场情绪仍会相对谨慎,且年内最后一周,机构资金年终结算需回笼资金,可能会令资金集中流出,而这将加大行情的波动幅度。

  投资机会方面,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不仅接近2007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横向来看,其估值水平也基本是全市场最低,未来大盘蓝筹股表现优于市场的概率较大,短线或会出现补涨的机会。长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如煤炭、通信、有色金属、汽车、建筑建材、石油石化等;中长线投资者则可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布局,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年底前则可关注成长性较为确定、存在高比例送配可能的次新股的投资机会;此外,ipad和iphone已成为一种潮流,可适当关注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等相关概念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市场又现重大利好 跨年度行情或悄然孕育
  • ·国内期货市场又现跌停潮 沪铜等13品种跌停
  • ·[图文]沪指红绿边缘徘徊 市场又现鸡肋行情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