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两市呈低开低走、震荡下行的态势。受昨日美股收跌的影响,沪深两市大盘指数今日早盘双双低开,随后权重股震荡回调,市场热点散乱,多空博弈寻隙抢筹,股指回踩20日线上演拉锯战。就量能来看,两市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出现小幅扩大,暗示市场部分投资者有借着利空出货的迹象。由于今日工商银行、上港集团等进入全流通时代的解禁心理压力,以及新股申购带来的资金分流,市场或将进入结构性震荡洗盘,而季报的行情仍将在资本的有效运作下向纵深推广,一直延续到年报的综合估值水平上。尤其是本周作为收官战,多重蓝筹的联合发力现在值得期待。
上证指数今日早盘低开于3086.09点,而这也是今日上证指数最高点。随后在石化双雄、金融板块以及中国神华和中国远洋等权重板块和个股的合力做空压力下,指数持续回落,并在尾盘进一步回调至3020.49点。从支撑压力位来看,指数目前以60日均线为支撑,上方以3100点为潜在压力,而目前指数下行的诱因主要来自于下方的缺口,进而从盘面缺口情况来看,指数今日回调顺势弥补了3039.61点的缺口,但指数下方仍有2635.31点和2803.86点等诸多短线缺口需要弥补,且指数下方最底部的1762点缺口依然没有被回补,暗示在技术上沪指仍有长线回调需求。而上方指数下一个长线目标应当是去年1月22日跳空低开所留下的4818.00点—4891.28点的缺口,因此多空对峙的结果将决定指数方向性的选择。截止今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021.46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88.11点,跌幅为-2.83%,成交1437.66亿。
深证成指今日早盘同样低开,开盘于12704.24点,虽然其后在深市权重家电、汽车等板块的带领下,深成指一度摸高至12739.08点,但最终市场多头难敌空方力量,指数难免持续回落,并在地产、煤炭板块以及深发展A等深市权重股的带领下,深成指在尾盘进一步回调至今日最低点12412.45点,其中12485.21点上方的缺口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弥补。从支撑压力位来看,指数目前以10日均线为潜在支撑,而上方以5日均线为压力。从盘面缺口来看,深成指下方仍有11300.03点的缺口需要弥补,而前期深成指7266.41点的缺口仍然暗示了指数长线回调的必要性。截止今日收盘,深证成指报12412.45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402.81点,跌幅为-3.14%,成交915.59亿。
就板块来看,受上海迪士尼项目有望本周宣布的消息提振,上海本地股今日走强,其中界龙实业和斯米克双双封于涨停,宝信软件紧随其后,中路股份和双钱股份也涨幅较大。由于良好的业绩以及工信部近期再度表示要提升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的消息均对汽车股构成中期利好,汽车股在弱市之中再次表现强势,昨天领涨的长春一东今天继续位居涨幅榜首位,东安动力、双钱股份等等展开逆市展开较为强劲的反弹。虽然医药板块以绿盘开出,但甲流概念股走势依然强劲,海王生物走势依然强劲,康恩贝也大涨6%以上,而中国医药则在下午盘中死死封在涨停板上。总的来看,今日市场普跌,其中有色金属、金融等权重股集体重挫,午后地产和煤炭股跌幅扩大,空头氛围浓厚。
就消息面来看,1、证监会成立监管五处监管创业板公司;2、前三季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1.4%;2、由工信部牵头制订的《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4、证监会26日公布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草案)》,股票上市将改由交易所直接核准;5、今天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4万亿”落实受关注;6、纽约油价跌收2.3%破79美元,连续第三日下跌,金价跌破1050美元;7、美元从年内低点再次大幅反弹,美国三大股指全面收跌。
截止今日收盘,沪深两市共计上涨股票207家,涨停股票9只,分别为中捷股份、精伦电子、金城股份、中国医药、界龙实业、斯米克、*ST琼花、ST东碳和SST光明;两市共计下跌股票1344只,其中跌停股票16只,均为S、ST、*ST类股,而保税科技以-7.47%的跌幅领跌两市。就权重股来看,今日沪市前50大权重股中上涨蓝筹仅大秦铁路和S上石化两只股票,其余48只股票全线下挫,可见今日权重股中空方占据压倒性优势,市场借机震荡消化浮筹,后市关注权重股动向,等待指标修整完成。
沪指在站上60日均线这个新的平台高度之后,展开了持续的震荡调整态势,今日更是借助工商银行限售股解禁给市场造成的心理利空展开了补缺走势。总体来看,沪指突破60日均线意味着指数已经重回中线上升通道,但在指数上行的过程中,抛压也会逐步增大,盘中震荡加大不可避免。因此,基于三季度宏观数据的良好预期,市场做多力量有望进一步延伸并走出跨年度行情,但其前提是必须要经受起重重压力的考验。
1、通胀预期下的投资机会
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者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再度升温。虽然央行行长易纲周一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胀在中国将不是很大的风险,不过他仍然表示,物价环比涨幅值得关注。其实,在此前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已经较为明确地揭示了政府在通胀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国务院明确表示,未来几个月控制通胀预期将是重中之重。
但就目前来看,通胀显然仍只是一种预期而不是现实,毕竟截至9月份,CPI与PPI的增速同比仍然是负值。不过虽然自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消费物价和生产者物价一直处在同比负增长的态势下,但两者已开始环比增长。再从货币投放的基础上来看,M1的增速超过30%,大大高于CPI增速,而这一局面已经维持了将近6个月。而M1和M2也继续快速增长并出现了“剪刀差”,表明存款活期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另外,再结合国务院的表态,我们预计,明年中国将会迎来至少是温和的通胀。
我们认为,或将到来的通货膨胀与以往的通胀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需求这一关键性问题上。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严重,而需求却仅仅是从底部复苏,无法吸纳这些过剩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加上国内经济的瓶颈问题,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以更快的速度攀升。也就是说,如果产能过剩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或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将缺乏需求的有效支撑,这对于我国经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局面。
正是由于这一情况,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抑制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国务院近期印发的一份通知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大行业被确定为调控和引导的重点。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的行业也被点名。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对产能过剩的抑制并不意味着国家将会对这些行业内的公司不分轻重地全面打击,相反,对于一些已具规模而且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得到政府的扶持,因此反而或将迎来投资良机。
2、把握周期性的投资机会
周期性因素是投资者进入市场后必须考虑得因素之一,市场的运行总是遵循着各种各样的周期性规律:其中包括经济本身的周期性,也包括投资者心理上的周期性波动,还包括某些特定的周期。就大的经济周期来看,我国市场目前无疑正处于从底部复苏的阶段;而从季节性的波动特征来看,第四季度或是我国股市的投资良机。
首先,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的业绩对全年具有前瞻性,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三季报的乐观情况有可能在第四季度得以延续。比如万科公布季报显示其第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并且前9月万科销售金额就已接近去年全年,可见万科2009年销售金额超过2007年的523.6亿元再创新高,已无太大悬念。相比其他几家大型房地产企业,万科前三季度的销售增长并不突出。根据两家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金地集团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91%,保利地产签约金额更是增长了165.2%。因此,良好的全年业绩很有可能在第四季度的A股市场上得到提前表现。
其次,根据近1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第四季度的持有期收益率接近全年收益率的56%。而这一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在过去100年中美国市场的收益率恰好也是在这一阶段。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这一阶段是公司分红期,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实体经济都将在这一时期得到新的资金供给;另外,这一阶段还是节日密集期,较高的消费增长扩大了内需,因此对提振经济有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今日市场出现调整或多或少与工行的限售股解禁有一定的关系,即使这种影响更多地是在心理层面而并非在资金面,但沪指趁此回调借机回补了前期盘面上3039.61点到3045.03点的缺口,对大盘的长期走势而言也未必是件坏事。而60日均线对指数成功支撑说明中线上升轨道目前仍然确立,所以在这一局面下,投资者可利用大盘震荡,积极进行持仓调整。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