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晴雨表变脸太快,前几天没赶上券商股的投资者终于平衡了。
沪指今日强势探底回升,与2000多只个股普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几天的“非卖品”券商股却萎靡不振,是否此前暴涨行情已经终结?
券商为何大跌?
此前券商无疑是最抢眼的明星,光大证券等涨幅翻番,但今日华泰、光大等跌幅居前。
对于券商股近两个交易日的跌势,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表示,券商大跌的原因是银行头寸的紧张,导致融资融券资金退出。融资融券的规模有8000亿元,对市场的冲击巨大。因此,此次集中了融资融券资金最多的板块跌幅最深,券商也因融资融券退出出现利空。
也有分析认为,券商股透露出三大重磅信号:一大信号:“疯猪”行情终结。所谓“疯猪”就是11月20开始的以券商股为代表的主升浪。这个主升浪以90%投资者不赚钱、以大主力自弹自唱、击鼓传花而告终结。二大信号:杠杠回归正常。股指快速击破3000点靠的是“杠杆原理”,大量的理财资金入市形成巨大的杠杠效应,券商股首当其冲,无疑券商股“集体自杀”意味着杠杠效应开始大幅弱化;三是风格转换在即。今天大象集体阳萎,小天鹅集体跳舞,说明风格转换已经开始,跷跷板是A股无法回避的博弈方式。
券商估值高企也是市场争议的热点。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券商板块累计上涨105.42%,是同期唯一涨幅逾100%的板块。12月9日,中信证券市值2923亿元,而高盛的总市值是890.3亿美元,中信证券的市值是高盛的一半以上。然而高盛集团2013年的营业收入是408.74亿美元,中信证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61.15亿元,中信证券营收仅仅是高盛集团的6.3%,以上述两个指标对比,中信证券估值偏高不言而喻,更何况其他18家上市券商。
回调是终结,还是买入良机?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券商股此前涨幅过大,下跌难以避免。但是券商是牛市受益品种,回调之后,会有很多资金抄底,下一波反弹龙头仍是券商。其认为,券商股大跌后,为买入良机。
多数证券行业分析师依旧看好券商股。华泰证券预计,2014年券商盈利翻倍增长,2015年盈利增长50%。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主力券商股的股价将继续上涨。
上市券商11月份月报已经公布完毕,上市券商实现净利润46.83亿元,环比增长21.01%,同比增长331.22%。东北证券、国海证券、中信证券11月份净利润增幅位列前三,同比分别增长2508.97%、2227.90%、1029.67%。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表示,从盈利增长来看,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周期,市场红利和制度红利开启行业增长新空间,两融、股票质押、做市商、衍生品进入规模化发展,牛市周期里券商股进入良性循环,交易活跃和自营受益,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无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