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证指数继续震荡上行,收盘涨逾1%,日K线收出6连阳,已经完全收复了12月9日大跌失地。张常春/制图
周三两市股指继续震荡上行,但个股涨少跌多。两市量能放大至9000亿元水平。与市场二八格局相呼应,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绝大多数下跌,但银行、非银金融和交通运输板块分别上涨6.99%、3.70%和1.65%,带动指数涨逾1%。
两市放量震荡,个股涨少跌多,二八格局进一步强化。我们认为,政策利好仍是当前行情主要推手,后市股指有望震荡上行,相关热点可逢低关注。
我们一直坚持这一轮行情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面和资金面。就政策面看,此前随着管理层提示股市风险、停放债市新杠杆、检查两融业务,再到重提注册制等消息,使我们对于政策加杠杆的大方向出现松动有所担忧。但就周三关于取消银行存贷比考核以及放松券商风控指标等消息看,管理层促进大金融体系加杠杆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宽松逻辑依旧成立,而此前的监管更多地是针对释放流动性情况下,投资者过度不理性追逐财富效应所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问题的提前疏导。
我们认为,后续针对大金融板块的政策仍将陆续出台,尤其是证券法的修订方面值得期待,包括券商加大杠杆、提升全方位金融功能等,而金融权重的表现也使得我们对于股指的走势不悲观。
就资金面看,本轮行情境内资金是比境外资金更为重要的推动力。在这轮7月份开始的行情加速确认过程中,不乏RQFII-ETF申购量持续缩减、外汇占款持续走低的现象,但两市成交额与股指的上涨态势却并没有被扼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和房地产板块的高增长不再,A股市场在大类资产中的配置地位上升引发境内增量资金加速进入市场。而且,新增资金的杠杆属性明显,这从融资融券余额的攀升角度、房地产抵押融资量的增加及分级基金B任性的走势中不难感受到。资金“加杠杆”属性对于行情的助燃作用明显,但成飞集成的走势也提醒投资者别忘记股价倒戈后融资盘的助跌效应。
此外,近期还存在新股集中申购和年末银行揽存等因素对于资金面的不利影响。总的来看,市场表现仍然较强,包括大金融、自贸区、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等政策仍在持续推定,为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可操作热点。政策手段仍未到达天花板,相关热点可逢低参与。
技术面看,上证综指3000点的整数关位和2011年4月阶段性高点3067点有一定压制作用,股指3000点一线仍有震荡拉锯。但市场表现较强,且政策留有后手,后续股指仍有望震荡上行。中长期我们仍看好新领导班子和工业4.0背景下我国结构性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并购重组和政策红利板块有望阶段性轮番表现,但要注意市场表现回归经济基本面过程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