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虽然上证指数震荡下行,一度进入“1时代”,但频频曝出次新股诸如蒙草抗旱、美亚光电等个股被游资狙击的现象。
据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报道,三季度新股发行价、估值均偏低,并且绝大多数个股三季报报喜。分析师认为,交易历史简单以及业绩报喜,给个股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三季度次新股猛涨
进入三季度 (7月1日至9月28日,下同)以来,次新股和新股上演了猛涨好戏。
今年2月份挂牌的朗玛信息(300288,收盘价60.50元)在上半年走势不温不火,而进入7月后时,股价从7月初的39.88元/股猛拉至8月28日最高价81.13元/股,相比发行价涨了262%。
7月31日挂牌的美亚光电,再现年初猛狮科技(002684,收盘价32.98元)的“猛劲”,一路向上狂涨,9月13日上涨到历史最高点22.88元/股,相比上市当日收盘价15.35元/股而言,上涨了50%。
蒙草抗旱9月27日挂牌,股价“一步登天”。当日收于22.55元/股,相比发行价11.8元/股,股价翻了一番。9月28日开盘后,早上10时左右,该股又冲上涨停板直至收盘。
新华龙(603399,收盘价13.46元)8月24日挂牌,9月14日涨到最高点16.88元/股,相比发行价涨了近116%。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年初由于交易所、监管层等对新股的炒作监管趋严,市场对新股抱着观望和谨慎的态度。从市场的反应看,次新股又可能成为游资狙击的目标。”某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这也重新开启了市场对新股的丰富想象。
三季度新股有安全边际
其实,三季度以来,由于新股审核空窗期高达两个月,新股的挂牌节奏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同花顺数据,三季度挂牌的只有45只新股,而去年同期挂牌的次新股有61只,今年三季度数量同比下滑了35%。
三季度以来个股的发行价和估值也偏低。根据同花顺数据,45只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格明显降低了,平均发行价为19.4元,与今年上半年相近,而去年上市的次新股的平均发行价为26.3元,平均发行价减少了36%。
同时,三季度的一些次新股的估值水平,已显现出一定的吸引力。45只新股中,破发的新股有18只(以9月28日价格计算),破发率为40%。
18只破发个股中,15只个股破发超过10%,而且9只个股破发超过20%。比如乔治白(002687,收盘价16.82元)、天银机电(300342,收盘价12.68元)已经跌破发行价34%,喜临门(603008,收盘价9.42元)、永贵电器(300351,收盘价23.45元)也破发将近32%,开元仪器、渤海轮渡、麦迪电气、中信重工、煌上煌等破发率都在20%以上。
上半年次新股中,有如中国交建(601800,收盘价4.15元)仍然处于破净状态,三季度也有一些个股濒临破净,比如一拖股份(601038,收盘价7.11元)、中信重工 (601608,收盘价3.76元)。目前,市净率接近2的就有3只,一拖股份的市净率为1.65,中信重工为1.94,而隆鑫通用(603766,收盘价7.88元)为2.28。
“今年以来管理层对新股的审核越来越严,这也使得新股的质量越来越好。”某位兼做投资的分析师认为,“而且规定新股在上市当年,营业利润下滑超过50%的红线,保荐人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等规定。使得新股的业绩有了比较稳定的安全边际。”他强调,新股比较简单的交易历史也是优势之一。
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9月28日,45只个股中,已有23只个股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21只个股净利润预计增长,比例超过91%。而预计净利润超过40%的就有10只,其中新疆浩源(002700,收盘价28.46元)预计净利润增长88%,博实股份(002698,收盘价14.23元)预计增长85%。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