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大宗商品深跌 经济遭遇需求“寒冬”
发布时间:2011/11/15 16:43:57
 
文章内容

如果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对11月以来的商品价格形成压制,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债务的违约风险则成为了引燃大宗商品下挫的导火索。

在外盘基本金属、农产品纷纷大跌的影响下,周四国内商品期货全线跳空低开,橡胶、塑料开盘封住跌停,PVC、沪铜、甲醇等品种相继在盘中宣告跌停,农产品期货部分品种跌幅超过2%。

金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磊告诉记者,由于经济不景气,需求出现预期性的萎缩,市场情绪悲观。如果到了11月底和12月初的关键结点,欧债危机还没能够得到实质性的缓解,将可能导致大宗商品新一轮的大幅下跌。

北京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接受《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向核心国家扩散的风险加大,系统性风险再度升级是本轮大宗商品下挫的直接原因。“目前市场处在一个熊市开始阶段,稍有利空消息立刻会吃掉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反弹。欧元大跌,美元指数将出现大幅反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类似9月底的极端下跌行情。”

“整体需求萎缩的过程中大宗商品价格易跌难涨。”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对记者说,全球各大经济体都面临改变增长模式的问题,经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以极低速增长甚至停滞,从而令需求难以在短期恢复,并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长期牵制。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大幅回落至5%,环比为-0.7%,为去年7月以来的首次环比转负。兴业证券分析称,相关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松动,水泥、钢、铝、铜等生产资料价格在10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在国内主动调控、资金面趋紧以及海外经济体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较为疲弱的国内外需求带动工业品价格回落。

受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的农产品同样遭遇到需求“寒冬”。美国农业部9日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农作物库存量高于市场预期,部分作物需求量遭下调。国内外农产品期货随之出现集体下跌,反映出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形势的不乐观。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呈现弱势下探态势,而且国际经济低迷延续,未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微乎其微。张晓磊认为,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振,这种“低增长、低CPI”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市场关注焦点应该从此前的农产品价格大涨、输入性通胀转到应对经济衰退上来。

不过,输入性通胀的问题并非到了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在发达国家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部分地区政治社会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长期来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李唐宁 白田田)


相关文章
  • ·[图文]大宗商品走弱 白糖期货尚不具备大涨基础
  • ·[图文]高盛看淡未来3个月大宗商品前景
  • ·23日国内大宗商品近全线收涨
  • ·小商业周期背景下的大宗商品投资逻辑
  • ·美元“再分配” 大宗商品危中有机
  • ·外盘带领农产品领衔 大宗商品全线大涨
  • ·[组图]QE4反应平淡 大宗商品走势疲软
  • ·周一国内大宗商品普遍高开 豆粕领涨市场
  • ·对冲基金大量近期减持大宗商品多头头寸
  • ·大宗商品“漠视”QE4 狂欢未现
  • ·宏观经济暖风频吹 大宗商品“复苏”在望?
  •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涨跌互现 贵金属显著回升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