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白领杨敦而言,“房价下跌”是一个最美丽却也最遥远的梦。从2009年毕业至今,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房价一路绝尘而去。
按照政府统计的数据,中国楼价在过去五年间上涨了60%,而杨敦体会的数字还要更高一些。在她租住的那座位于四环外的小区,房价已经从两年前的每平方米一万元上涨到了三万元;小区门口房屋中介的小海报上,不断刷新的数字越来越趾高气昂,也让每天路过的她越来越焦虑不安。
“简直恨不得冲回两年前,对着犹豫不决的自己狠狠甩一巴掌:‘让你当年不买房!杨敦说。
不过,最近几个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转机似乎要出现了。除了新闻里不断重复的“寒冬近在眼前”,杨敦也发现,小区周围的房屋中介们开始越来越热情地跟自己攀谈,推荐楼盘的广告短信几乎塞满了手机;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新房的广告里,还是二手房的海报上,那些数字都确切地表明:房价真的下降了。
梦境变成了现实,可人们并没有表现出想象中的欣喜。有人愤怒地要和开发商“同归于尽”,另一些人则陷入了新一轮的纠结。杨敦说,她想继续等房价降到自己能够承受的价位,却又担心,一场“假摔”之后,房价再一次疯长,自己错过最后的机会。
“房价涨的时候,我们觉得焦虑;现在房价下跌,我们好像更焦虑了。”她说。
“全行业今年将有3000家门店关闭,约有5万名经纪人将失业”
房价松动是从一些很小的细节开始的。杨敦还记得,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原本零零星星的房地产广告短信变得越来越密集了。最多的时候,她一天就收到了5条不同的短信。这些广告短信的诱人言辞不尽相同:有的吹嘘“森林簇拥”,有的声称“地铁上盖”,有的强调“紧邻名校”;唯一一致的内容,就是对“价格”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