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期货业的首个创新业务,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在经历了“万事开头难”之后,目前不少期货公司已经开始有收获。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北京一家大型期货公司已经签约三例;而8月份首批首家获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宏源期货,在完成工商行政变更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其交易咨询类产品——宏源量化对冲策略1号便破茧而出。
不过整体而言,该项业务仍属于刚刚起步。“整个市场尚无明显进展,很多公司仍处于招兵买马阶段。”宏源期货研究中心总经理马春阳介绍,资讯类产品要求不一,对客户的收费也没有具体标准,目前获批的35家期货公司进度差异较大。
广发期货研究总监邹功达向记者表示,包括广发期货在内,目前多数公司还没有真正开始这项业务。广发期货也正从内部管理、流程、产品系列整合等三个方面进行准备。
在运作方面,邹功达认为“万事开头难”尤其体现于营销环节,“怎么将产品推介给投资者、让投资者认识到产品价值、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是关键的一步。”他表示。
不过,北京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公司投资咨询业务进展见成效,目前已经签约三家客户。“虽然金额不大,但开了个好头,”他表示,对该项业务充满信心。
邹功达也非常看好投资咨询业务,“改变了期货公司单一经纪业务的现状,意义非常重大。”他表示。
马春阳认为,尽管刚开始卖钱不多,但新业务的开展很重要。至于客户的受欢迎程度,则要看客户对咨询产品的评定价值,以及对期货公司品牌的认可度。他预计,投资咨询业务真正的竞争要到明年下半年,且可能局限于券商系公司的竞争。
邹功达还透露,广发期货的投资咨询产品分为五大类别,潜在客户包括机构客户、产业链客户等,具体产品包括数据库类产品、培训类产品等多种多样。
据马春阳介绍,作为中国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先行者,目前宏源期货量化对冲1号进入了正式签约阶段。采用历史数据测试后发现,该产品自2010年以来获得了36.6%的累计收益率,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收益率-13.56%,其收益率远超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高风险类型基金的收益,也大大超过了债券型基金。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叫好不叫座”。部分期货公司在该业务的推行方面一直不温不火,未对客户进行集中推介或宣传,只是客户经理跟投资者试探性地介绍过该业务,感兴趣的客户数量不多。
据记者了解,该项业务能够领先的期货公司,都是管理层非常支持的企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开展起来,除了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实力做坚强后盾之外,制度和流程的先行为公司创新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马春阳表示。
其实,监管层对咨询业务也寄予厚望,并一直在大力推进。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今年曾表示,要引导期货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在10月22日举办的“2011第五届期货高管年会”上,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表示,目前与期货相关的现货企业有25万家,还有众多的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如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将成为期货公司在更高层次上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关键。今后期货公司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竞争,谁在这方面想得明白、做得出色,谁就在竞争中占领有利地位。